返回

襄公 襄公十三年

首頁
    【經】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晉。

    夏,取邿。

    秋九月庚辰,楚子審卒。

    冬,城防。

     【傳】十三年春,公至自晉,孟獻子書勞于廟,禮也。

     夏,邿亂,分為三。

    師救邿,遂取之。

    凡書“取”,言易也。

    用大師焉曰“滅”。

    弗地曰“入”。

     荀罃、士鲂卒。

    晉侯搜于上以治兵,使士□将中軍,辭曰:“伯遊長。

    昔臣習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賢也。

    請從伯遊。

    ”荀偃将中軍,士□佐之。

    使韓起将上軍,辭以趙武。

    又使栾□,辭曰:“臣不如韓起。

    韓起願上趙武,君其聽之!”使趙武将上軍,韓起佐之。

    栾□将下軍,魏绛佐之。

    新軍無帥,晉侯難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屬,以從于下軍,禮也。

    晉國之民,是以大和,諸侯遂睦。

    君子曰:“讓,禮之主也。

    範宣子讓,其下皆讓。

    栾□為汰,弗敢違也。

    晉國以平,數世賴之。

    刑善也夫!一人刑善,百姓休和,可不務乎?《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甯惟永。

    ’其是之謂乎?周之興也,其《詩》曰:‘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言刑善也。

    及其衰也,其《詩》曰:‘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言不讓也。

    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讓其下,小人農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禮,而讒慝黜遠,由不争也,謂之懿德。

    及其亂也,君子稱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馮君子,是以上下無禮,亂虐并生,由争善也,謂之昏德。

    國家之敝,恒必由之。

    ” 楚子疾,告大夫曰:“不谷不德,少主社稷,生十年而喪先君,未及習師保之教訓,而應受多福。

    是以不德,而亡師于鄢,以辱社稷,為大夫憂,其弘多矣。

    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領以殁于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于祢廟者,請為‘靈’若‘厲’。

    大夫擇焉!”莫對。

    及五命乃許。

     秋,楚共王卒。

    子囊謀谥。

    大夫曰:“君有命矣。

    ”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毀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而知其過,可不謂共乎?請谥之‘共’。

    ”大夫從之。

     吳侵楚,養由基奔命,子庚以師繼之。

    養叔曰:“吳乘我喪,謂我不能師也,必易我而不戒。

    子為三覆以待我,我請誘之。

    ”子庚從之。

    戰于庸浦,大敗吳師,獲公子黨。

    君子以吳為不吊。

    《詩》曰:“不吊昊天,亂靡有定。

    ” 冬,城防,書事,時也。

    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請俟畢農事,禮也。

     鄭良霄、大宰石□猶在楚。

    石□言于子囊曰:“先王蔔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蔔。

    今楚實不競,行人何罪?止鄭一卿,以除其逼,使睦而疾楚,以固于晉,焉用之?使歸而廢其使,怨其君以疾其大夫,而相牽引也,不猶愈乎?”楚人歸之。

     譯文 十三年春季,魯襄公從晉國回來,孟獻子在宗廟裡記載功勳,這是合于禮的。

     夏季,邿國發生動亂,一分為三。

    出兵救援邿國,就乘機占取了它。

    凡是《春秋》記載說“取”,就是說事情很容易。

    使用了大軍叫做“滅’。

    雖得了國家,并不占有它的土地叫做“入”。

     荀罃、士鲂死了。

    晉悼公在綿上打獵并訓練軍隊。

    派遣士匄率領中軍,他辭謝說:“荀偃比我強。

    過去下臣熟悉知伯,因此輔佐他,而不是由于我的賢能啊。

    請派遣荀偃。

    ”荀偃率領中軍,士匄作為輔佐。

    派遣韓起率領上軍,他辭讓給趙武。

    又派遣栾黡,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