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襄公 襄公二十六年

首頁
    【經】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衛甯喜弑其君剽。

    衛孫林父入于戚以叛。

    甲午,衛侯衎複歸于衛。

    夏,晉侯使荀吳來聘。

    公會晉人、鄭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淵。

    秋,宋公弑其世子痤。

    晉人執衛甯喜。

    八月壬午,許男甯卒于楚。

    冬,楚子、蔡侯、陳侯伐鄭。

    葬許靈公。

     【傳】二十六年春,秦伯之弟金鹹如晉修成,叔向命召行人子員。

    行人子朱曰:“朱也當禦。

    ”三雲,叔向不應。

    子朱怒,曰:“班爵同,何以黜朱于朝?”撫劍從之。

    叔向曰:“秦、晉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晉國賴之。

    不集,三軍暴骨。

    子員道二國之言無私,子常易之。

    奸以事君者,吾所能禦也。

    ”拂衣從之。

    人救之。

    平公曰:“晉其庶乎!吾臣之所争者大。

    ”師曠曰:“公室懼卑。

    臣不心競而力争,不務德而争善,私欲已侈,能無卑乎?” 衛獻公使子鮮為複,辭。

    敬姒強命之。

    對曰:“君無信,臣懼不免。

    ”敬姒曰:“雖然,以吾故也。

    ”許諾。

    初,獻公使與甯喜言,甯喜曰:“必子鮮在,不然必敗。

    ”故公使子鮮。

    子鮮不獲命于敬姒,以公命與甯喜言,曰:“苟反,政由甯氏,祭則寡人。

    ”甯喜告蘧伯玉,伯玉曰:“瑗不得聞君之出,敢聞其入?”遂行,從近關出。

    告右宰谷,右宰谷曰:“不可。

    獲罪于兩君,天下誰畜之?”悼子曰:“吾受命于先人,不可以貳。

    ”谷曰:“我請使焉而觀之。

    ”遂見公于夷儀。

    反曰:“君淹恤在外十二年矣,而無憂色,亦無寬言,猶夫人也。

    若不已,死無日矣。

    ”悼子曰:“子鮮在。

    ”右宰谷曰:“子鮮在,何益?多而能亡,于我何為?”悼子曰:“雖然,不可以已。

    ”孫文子在戚,孫嘉聘于齊,孫襄居守。

     二月庚寅,甯喜、右宰谷伐孫氏,不克。

    伯國傷。

    甯子出舍于郊。

    伯國死,孫氏夜哭。

    國人召甯子,甯子複攻孫氏,克之。

    辛卯,殺子叔及大子角。

    書曰:“甯喜弑其君剽。

    ”言罪之在甯氏也。

    孫林父以戚如晉。

    書曰:“入于戚以叛。

    ”罪孫氏也。

    臣之祿,君實有之。

    義則進,否則奉身而退,專祿以周旋,戮也。

     甲午,衛侯入。

    書曰:“複歸。

    ”國納之也。

    大夫逆于竟者,執其手而與之言。

    道逆者,自車揖之。

    逆于門者,颔之而已。

    公至,使讓大叔文子曰:“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聞衛國之言,吾子獨不在寡人。

    古人有言曰:‘非所怨勿怨。

    ’寡人怨矣。

    ”對曰:“臣知罪矣!臣不佞不能負羁洩,以從手幹牧圉,臣之罪一也。

    有出者,有居者。

    臣不能貳,通外内之言以事君,臣之罪二也。

    有二罪,敢忘其死?”乃行,從近關出。

    公使止之。

     衛人侵戚東鄙,孫氏愬于晉,晉戍茅氏。

    殖綽伐茅氏,殺晉戍三百人。

    孫蒯追之,弗敢擊。

    文子曰:“厲之不如!”遂從衛師,敗之圉。

    雍鉏獲殖綽。

    複愬于晉。

     鄭伯賞入陳之功。

    三月甲寅朔,享子展,賜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

    賜子産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

    子産辭邑,曰:“自上以下,隆殺以兩,禮也。

    臣之位在四,且子展之功也。

    臣不敢及及賞禮,請辭邑。

    ”公固予之,乃受三邑。

    公孫揮曰:“子産其将知政矣!讓不失禮。

    ” 晉人為孫氏故,召諸侯,将以讨衛也。

    夏,中行穆子來聘,召公也。

     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聞吳有備而還。

    遂侵鄭,五月,至于城麇。

    鄭皇颉戍之,出,與楚師戰,敗。

    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圍與之争之。

    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請問于囚。

    ”乃立囚。

    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

    ”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

    誰獲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

    ”戌怒,抽戈逐王子圍,弗及。

    楚人以皇颉歸。

     印堇父與皇颉戍城麇,楚人囚之,以獻于秦。

    鄭人取貨于印氏以請之,子大叔為令正,以為請。

    子産曰:“不獲。

    受楚之功而取貨于鄭,不可謂國,秦不其然。

    若曰:‘拜君之勤鄭國,微君之惠,楚師其猶在敝邑之城下。

    ’其可。

    ”弗從,遂行。

    秦人不予。

    更币,從子産而後獲之。

     六月,公會晉趙武、宋向戌、鄭良霄、曹人于澶淵以讨衛,疆戚田。

    取衛西鄙懿氏六十以與孫氏。

    趙武不書,尊公也。

    向戌不書,後也。

    鄭先宋,不失所也。

    于是衛侯會之。

    晉人執甯喜、北宮遺,使女齊以先歸。

    衛侯如晉,晉人執而囚之于士弱氏。

     秋七月,齊侯、鄭伯為衛侯故,如晉,晉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