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襄公 襄公二十九年

首頁
    婉轉,艱難而流暢,再用德行加以輔助,就是賢明的君主了。

    ”為他歌唱《唐風》,他說:“思慮很深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遺民吧?否則,為什麼那麼憂深思遠呢?不是美德者的後代,誰能像這樣?”為他歌唱《陳風》,他說:“國家沒有主人,難道能夠長久嗎?”從《郐風》以下的詩歌,季劄聽了就沒有評論了。

    樂師為他歌唱《小雅》,他說:“美啊!憂愁而沒有背叛的心,怨恨卻不表現在語言中,恐怕是周朝德行衰微的樂章吧!還有先王的遺民啊。

    ”為他歌唱《大雅》,他說:“廣博啊,和美呵!抑揚頓挫而本體剛健勁直,大概是文王的德行吧!”為他歌唱《頌》,他說:“到達頂點了!正直而不倨傲,婉柔而不屈撓,親近而不相逼,疏遠而不離心,活潑而不邪亂,反複而不厭倦,哀傷而不憂愁,歡樂而不過度,常用而不匮乏,寬廣而不顯露,施舍而不浪費,收取而不貪婪,靜止而不停滞,行進而不流蕩。

    五聲和諧,八風協調。

    節奏有一定的規律,樂器都按次序,這都是盛德之人所共同具有的。

    ” 公子劄看到跳《象箾》、《南籥》舞,說:“美啊,但還有所遺憾。

    ”看到跳《大武》舞,說:“美啊!周朝興盛的時候,大概就像這種情況吧!”看到跳《韶濩》舞,說:“像聖人那樣的弘大,尚且還有所慚愧,可見當聖人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舞,說:“美啊!勤勞而不自以為有德,如果不是禹,還有誰能做到呢?”看到跳《韶箾》舞,說:“功德到達頂點了,偉大啊!像上天的沒有不覆蓋,像大地的沒有不承載。

    盛德到達頂點,就不能再比這更有所增加了,聆聽觀看就到這裡了。

    如果還有别的音樂,我不敢再請求欣賞了。

    ” 公子劄的出國聘問,是為了新立的國君通好的緣故,因此就到齊國聘問,喜歡晏平仲,對他說:“您趕快交還封邑和政權。

    沒有封邑沒有政權,這才能免于禍難。

    齊國的政權将會有所歸屬,沒有得到歸屬,禍難不會停止。

    ”所以晏子通過陳桓子交還了政權和封邑,因為這樣,而免于栾氏、高氏發動的禍難。

     季劄到鄭國聘問,見了子産,好像老朋友一般。

    季劄給子産贈送白絹大帶,子産給季劄獻上麻布衣服,公子劄對子産說:“鄭國的執政者奢侈,禍難将要來臨了!政權必然落到您手中。

    您執政,要用禮來謹慎地處事。

    否則,鄭國将會敗亡。

    ” 季劄到達衛國,與蘧瑗、史狗、史?、公子荊、公叔發、公子朝談得很投機,他說:“衛國有很多賢能的君子,不會有什麼禍患。

    ” 公子劄從衛國去晉國,準備在戚地住宿。

    聽到鐘聲,說:“奇怪啊!我聽說了,發動變亂而沒有德行,必然遭到誅戮。

    這一位就在這地方得罪國君,害怕還來不及,又有什麼可以尋歡作樂的?這一位在這地方,就像燕子在帳幕上做窩。

    國君又正停棺還沒有安葬,難道可以尋歡作樂嗎?”于是就不住在戚地。

    孫文子聽到了這番話,一輩子不再聽音樂。

     公子劄到了晉國,喜愛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說:“晉國的政權大約要聚集在這三家了!”他喜愛叔向,離别時,對叔向說:“您努力吧!國君奢侈而優秀的臣子很多,大夫都富有,政權将要歸于大夫家。

    您好直話直說,一定要考慮使自己免于禍難。

    ” 秋季,九月,齊國的公孫虿、公孫竈放逐他們的大夫高止到北燕。

    初二日,出國。

    《春秋》記載說“出奔”,這是由于高止有罪。

    高止喜歡生事,而且自己居功,同時又專橫,所以禍難到了他身上。

     冬季,孟孝伯去到晉國,這是回報範叔的聘問。

     由于高氏受到放逐的緣故,高豎在盧地發動叛亂。

    十月二十七日,闾丘嬰帶兵包圍盧地。

    高豎說:“如果讓高氏有後代,我請求把封邑交還給國君。

    ”齊國人立了敬仲的曾孫酀,這是認為敬仲賢良。

    十一月二十三日,高豎歸還盧地而逃亡到晉國,晉國人在綿地築城,把他安置在那裡。

     鄭國的伯有派公孫黑去楚國,公孫黑不肯去,說:“楚國和鄭國正在關系不好,互相憎恨,而派我去,這是等于殺死我。

    ”伯有說:“你家世世代代都是辦外交的。

    ”公孫黑說:“可以去就去,有困難就不去,有什麼世世代代是辦外交的。

    ”伯有要強迫他去。

    公孫黑發怒,準備攻打伯有氏,大夫們為他們調和。

    十二月初七日,鄭國的大夫們在伯有家裡結盟。

    裨谌說:“這次結盟,它能管多久呢?《詩》說:‘君子多次結盟,動亂因此滋長。

    ’現在這樣是滋長動亂的做法,禍亂不能停止,一定要三年然後才能解除。

    ”然明說:“政權将會到哪家去?”裨谌說:“好人代替壞人,這是天命,政權哪能避開子産?如果不是越級提拔别人,那麼按班次也應該子産執政了。

    選擇賢人而提拔,這是為大家所尊重的。

    上天又為子産清除障礙,使伯有喪失了精神,子西又去世了,執政的人隻有子産不能辭其責。

    上天降禍于鄭國很久了,一定要讓子産平息它,國家才可以安定。

    不這樣,就将會滅亡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