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昭公 昭公十二年

首頁
    【經】十有二年春,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

    三月壬申,鄭伯嘉卒。

    夏,宋公使華定來聘。

    公如晉,至河乃複。

    五月,葬鄭簡公。

    楚殺其大夫成熊。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齊。

    楚子伐徐。

    晉伐鮮虞。

     【傳】十二年春,齊高偃納北燕伯款于唐,因其衆也。

     三月,鄭簡公卒,将為葬除。

    及遊氏之廟,将毀焉。

    子大叔使其除徒執用以立,而無庸毀,曰:“子産過女,而問何故不毀,乃曰:‘不忍廟也!諾,将毀矣!’”既如是,子産乃使辟之。

    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塴;弗毀,則日中而塴。

    子大叔請毀之,曰:“無若諸侯之賓何!”子産曰:“諸侯之賓,能來會吾喪,豈憚日中?無損于賓,而民不害,何故不為?”遂弗毀,日中而葬。

    君子謂:“子産于是乎知禮。

    禮,無毀人以自成也。

    ” 夏,宋華定來聘,通嗣君也。

    享之,為賦《蓼蕭》,弗知,又不答賦。

    昭子曰:“必亡。

    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齊侯、衛侯、鄭伯如晉,朝嗣君也。

    公如晉,至河乃複。

    取郠之役,莒人訴于晉,晉有平公之喪,未之治也,故辭公。

    公子憖遂如晉。

    晉侯享諸侯,子産相鄭伯,辭于享,請免喪而後聽命。

    晉人許之,禮也。

    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

    投壺,晉侯先。

    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寡君中此,為諸侯師。

    ”中之。

    齊侯舉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寡人中此,與君代興。

    ”亦中之。

    伯瑕謂穆子曰:“子失辭。

    吾固師諸侯矣,壺何為焉,其以中俊也?齊君弱吾君,歸弗來矣!”穆子曰:“吾軍帥強禦,卒乘競勸,今猶古也,齊将何事?”公孫叟趨進曰:“日旰君勤,可以出矣!”以齊侯出。

     楚子謂成虎若敖之馀也,遂殺之。

    或谮成虎于楚子,成虎知之而不能行。

    書曰:“楚殺其大夫成虎。

    ”懷寵也。

     六月,葬鄭簡公。

     晉荀吳僞會齊師者,假道于鮮虞,遂入昔陽。

    秋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綿臯歸。

     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

    冬十月壬申朔,原輿人逐絞而立公子跪尋,絞奔郊。

     甘簡公無子,立其弟過。

    過将去成、景之族,成、景之族賂劉獻公。

    丙申,殺甘悼公,而立成公之孫鳅。

    丁酉,殺獻太子之傅庾皮之子過,殺瑕辛于市,及宮嬖綽、王孫沒、劉州鸠、陰忌、老陽子。

     季平子立,而不禮于南蒯。

    南蒯謂子仲:“吾出季氏,而歸其室于公。

    子更其位。

    我以費為公臣。

    ”子仲許之。

    南蒯語叔仲穆子,且告之故。

     季悼子之卒也,叔孫昭子以再命為卿。

    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叔仲子欲構二家,謂平子曰:“三命逾父兄,非禮也。

    ”平子曰:“然。

    ”故使昭子。

    昭子曰:“叔孫氏有家禍,殺适立庶,故婼也及此。

    若因禍以斃之,則聞命矣。

    若不廢君命,則固有着矣。

    ”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将與季氏訟,書辭無頗。

    ”季孫懼,而歸罪于叔仲子。

    故叔仲小、南蒯、公子憖謀季氏。

    憖告公,而遂從公如晉。

    南蒯懼不克,以費叛如齊。

    子仲還,及衛,聞亂,逃介而先。

    及郊,聞費叛,遂奔齊。

     南蒯之将叛也,其鄉人或知之,過之而歎,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深思而淺謀,迩身而遠志,家臣而君圖,有人矣哉”南蒯枚筮之,遇《坤》三之《比》三,曰:“黃裳元吉。

    ”以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嘗學此矣,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

    外強内溫,忠也。

    和以率貞,信也。

    故曰‘黃裳元吉’。

    黃,中之色也。

    裳,下之飾也。

    元,善之長也。

    中不忠,不得其色。

    下不共,不得其飾。

    事不善,不得其極。

    外内倡和為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非此三者弗當。

    且夫《易》,不可以占險,将何事也?且可飾乎?中美能黃,上美為元,下美則裳,參成可筮。

    猶有阙也,筮雖吉,未也。

    ” 将适費,飲鄉人酒。

    鄉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從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鄰者恥乎!已乎已乎,非吾黨之士乎!” 平子欲使昭子逐叔仲小。

    小聞之,不敢朝。

    昭子命吏謂小待政于朝,曰:“吾不為怨府。

    ”楚子狩于州來,次于穎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嚣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

    楚子次于乾溪,以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複陶,翠被,豹舄,執鞭以出,仆析父從。

    右尹子革夕,王見之,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級、王孫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

    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筚路藍縷,以處草莽。

    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

    齊,王舅也。

    晉及魯、衛,王母弟也。

    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

    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将唯命是從,豈其愛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

    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

    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對曰:“與君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