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齊。
公至自齊,居于郓。
夏四月,吳弑其君僚。
楚殺其大夫郤宛。
秋,晉士鞅、宋樂祁犁、衛北宮喜、曹人、邾人、滕人會于扈。
冬十月,曹伯午卒。
邾快來奔。
公如齊。
公至自齊,居于郓。
【傳】二十七年春,公如齊。
公至自齊,處于郓,言在外也。
吳子欲因楚喪而伐之,使公子掩餘、公子燭庸帥師圍潛。
使延州來季子聘于上國,遂聘于晉,以觀諸侯。
楚莠尹然,工尹麇帥師救潛。
左司馬沈尹戌帥都君子與王馬之屬以濟師,與吳師遇于窮。
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
左尹郤宛、工尹壽帥師至于潛,吳師不能退。
吳公子光曰:“此時也,弗可失也。
”告鱄設諸曰:“上國有言曰:‘不索何獲?’我,王嗣也,吾欲求之。
事若克,季子雖至,不吾廢也。
”鱄設諸曰:“王可弑也。
母老子弱,是無若我何。
”光曰:“我,爾身也。
”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門。
門階戶席,皆王親也,夾之以铍。
羞者獻體改服于門外,執羞者坐行而入,執铍者夾承之,及體以相授也。
光僞足疾,入于堀室。
鱄設諸置劍于魚中以進,抽劍剌王,铍交于胸,遂弑王。
阖廬以其子為卿。
季子至,曰:“苟先君廢無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國家無傾,乃吾君也。
吾誰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
”覆命哭墓,複位而待。
吳公子掩餘奔徐,公子燭庸奔鐘吾。
楚師聞吳亂而還。
郤宛直而和,國人說之。
鄢将師為右領,與費無極比而惡之。
令尹子常賄而信讒,無極谮郤宛焉,謂子常曰:“子惡欲飲子酒。
”又謂子惡:“令尹欲飲酒于子氏。
”子惡曰:“我,賤人也,不足以辱令尹。
令尹将必來辱,為惠已甚。
吾無以酬之,若何?”無極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擇焉。
”取五甲五兵,曰:“置諸門,令尹至,必觀之,而從以酬之。
”及飨日,帷諸門左。
無極謂令尹曰:“吾幾禍子。
子惡将為子不利,甲在門矣,子必無往。
且此役也,吳可以得志,子惡取賂焉而還,又誤群帥,使退其師,曰:‘乘亂不祥。
’吳乘我喪,我乘其亂,不亦可乎?”令尹使視郤氏,則有甲焉。
不往,召鄢将師而告之。
将師退,遂令攻郤氏,且爇之。
子惡聞之,遂自殺也。
國人弗爇,令曰:“爇郤氏,與之同罪。
”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稈焉,國人投之,遂弗也。
令尹炮之,盡滅郤氏之族黨,殺陽令終與其弟完及佗與晉陳及其子弟。
晉陳之族呼于國曰:“鄢氏、費氏自以為王,專禍楚國,弱寡王室,蒙王與令尹以自利也。
令尹盡信之矣,國将如何?”令尹病之。
秋,會于扈,令戍周,且謀納公也。
宋、衛皆利納公,固請之。
範獻子取貨于季孫,謂司城子梁與北宮貞子曰:“季孫未知其罪,而君伐之,請囚,請亡,于是乎不獲。
君又弗克,而自出也。
夫{山乙}無備而能出君乎?季氏之複,天救之也。
休公徒之怒,而啟叔孫氏之心。
不然,豈其伐人而說甲執冰以遊?叔孫氏懼禍之濫,而自同于季氏,天之道也。
魯君守齊,三年而無成。
季氏甚得其民,淮夷與之,有十年之備,有齊、楚之援,有天之贊,有民之助,有堅守之心,有列國之權,而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國。
故鞅以為難。
二子皆圖國者也,而欲納魯君,鞅之願也,請從二子以圍魯。
無成,死之。
”二子懼,皆辭。
乃辭小國,而以難複。
孟懿子、陽虎伐郓。
郓人将戰,子家子曰:“天命不慆久矣。
使君亡者,必此衆也。
天既禍之,而自福也,不亦難乎?猶有鬼神,此必敗也。
烏呼!為無望也夫,其死于此乎!”公使子家子如晉,公徒敗于且知。
楚郤宛之難,國言未已,進胙者莫不謗令尹。
沈尹戌言于子常曰:“夫左尹與中廄尹莫知其罪,而子殺之,以興謗讟,至于今不已。
戌也惑之。
仁者殺人以掩謗,猶弗為也。
今吾子殺人以興謗,而弗圖,不亦異乎?夫無極,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