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們作為保衛周朝的藩籬屏障。
所以周公輔佐王室,以治理天下,諸侯也和周朝和睦相處。
分賜給魯公大路、大旂,夏後氏的璜玉,封父的良弓,還有殷朝的六個家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讓他們率領本宗各氏族,集合其餘的小宗族,統治六族的奴隸,來服從周公的法制,由此歸附周朝聽取命令。
這是讓他為魯國執行職務,以宣揚周公的明德。
分賜給魯國附庸小國,太祝、宗人、太蔔、太史,服用器物、典籍簡冊、百官彜器,安撫商奄的百姓,用《伯禽》來告誡他們,而封在少皞的故城,分賜給康叔大路、少白、綪茷、旃旌、大呂,還有殷朝的七個家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饑氏、終葵氏,封疆邊界,從武父以南到達圃田北界,從有閻氏那裡取得了土地,以執行王室任命的職務。
取得了相土的東都,以協助天子在東方巡視。
聃季授予土地,陶叔授予百姓,用《康诰》來告誡他,而封在殷朝的故城。
魯公和康叔都沿用商朝的政事,而按照周朝的制度來劃定疆土。
分賜給唐叔大路、密須的鼓、阙鞏的甲、沽洗,還有懷姓的九個宗族,五正的職官,用《唐诰》來告誡他,而封在夏朝的故城。
唐叔沿用夏朝的政事,用戎人的制度來劃定疆土。
這三個人都是天子的兄弟而有美好的德行,所以用分賜東西來為他們宣揚德行。
不這樣,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兄長還很多,而沒有得到這些賜予,就因為不是崇尚年齡。
管叔、蔡叔引誘商人,策劃侵犯王室。
天子因此殺了管叔而放逐蔡叔,給了蔡叔七輛車子,七十個奴隸。
蔡叔的兒子蔡仲改惡從善,周公提拔他,讓他作為自己的卿士。
讓他拜見天子,天子命令他做了蔡侯。
任命書說:‘天子說:胡,不要像你父親那樣違背天子的命令!’怎麼能讓蔡國在衛國之前歃血呢?武王的同母兄弟八個人,周公做太宰,康叔做司寇,聃季做司空,其餘五個叔父沒有官職,難道是以年齡為主嗎?曹國,是文王的後代。
晉國,是武王的後代。
曹國以伯爵作為甸服,并不是由于尊崇年齡。
現在要尊崇它,這就是違反先王的遺制。
晉文公召集踐土的盟會,衛成公不在場,夷叔,是他的同母兄弟,尚且列在蔡國之前。
盟書說:‘天子說:晉國的重、魯國的申、衛國的武、蔡國的甲午、鄭國的捷、齊國的潘、宋國的王臣、莒國的期。
’藏在成周的府庫裡,這是可以查看的。
您想要恢複文王、武王的法度,而不端正自己的德行,您準備怎麼辦?”苌弘很高興,告訴了劉子,和範獻子商量這件事,在結盟時就讓衛侯在蔡侯之前歃血。
從召陵回國,鄭國的子太叔沒有回到國内就死了。
晉國的趙簡子吊喪号哭,很悲哀,說:“黃父那次會見,他老人家對我說了九句話,說:‘不要發動禍亂,不要憑借富有,不要仗恃寵信,不要違背共同的意願,不要傲視有禮的人,不要自負有才能,不要為同一事情再次發怒,不要謀劃不合道德的事,不要觸犯不合正義的事。
’”
沈國人不參加在召陵的會見,晉國人讓蔡國人進攻沈國。
夏季,蔡國滅亡了沈國。
秋季,楚國由于沈國被滅亡的緣故,包圍了蔡國。
伍員作為吳國的外交
官,在策劃對付楚國。
當楚國殺死郤宛的時候,伯氏的族人逃往國外。
伯州犁的孫子伯嚭擔任了吳國的宰相,也在策劃對付楚國。
楚國自從昭王即位以後,沒有一年不和吳國交戰,蔡昭侯仗着這個,把他的兒了乾和一個大夫的兒子放在吳國作為人質。
冬季,蔡昭侯、吳王阖廬、唐成公聯合發兵進攻楚國。
他們把船停在淮河邊上,從豫章進發,和楚軍隔着漢水對峙。
楚國司馬沈尹戌對子常說:“您沿着漢水和他們上下周旋,我帶領方城山之外的全部人馬來毀掉他們的船隻,回來時再堵塞大隧、直轅、冥阨。
這時,您渡過漢水而進攻,我從後面夾擊,必定把他們打得大敗。
”商量完了就出發。
楚國武城黑對子常說:“吳國人用木頭制的戰車,我們用皮革蒙的戰車,天雨不能持久,不如速戰速決。
”史皇對子常說:“楚國人讨厭您而喜歡司馬。
如果沈司馬在淮河邊上毀掉了吳國的船,堵塞了城口而回來,這是他一個人獨享戰勝吳軍的功勞。
您一定要速戰速決。
不這樣,就不能免于禍難。
”于是就渡過漢水擺開陣勢。
從小别山直到大别山。
同吳軍打了三仗,子常知道不行,想逃走。
史皇說:“平平安安,您争着當權;國家有了禍難就逃避,你打算到哪裡去?您一定要拼命打這一仗,以前的罪過必然可以全部免除。
”
十一月十八日,吳、楚兩軍在柏舉擺開陣勢。
吳王阖廬的弟弟夫槩王早晨請示阖廬說:“楚國的令尹囊瓦不仁,他的部下沒有死戰的決心。
我們搶先進攻,他們的士兵必定奔逃,然後大部隊跟上去,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