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他們的使者,還恐怕不來,現在又逮捕了他們的使者,這樣将會使自己繼絕與諸侯的關系。
”準備放回樂祁,士鞅說:“扣留了他三年,無緣無故又把他放回去,宋國必然背叛晉國。
”士鞅私下對樂祁說:“寡君害怕不能事奉宋君,因此沒有讓您回去,您姑且讓溷來代替您。
”樂祁把話告訴陳寅。
陳寅說:“宋國将要背叛晉國,這是丢棄溷,樂祁不如等一下。
”樂祁動身回去,死在太行。
士鞅說:“宋國必定背叛,不如留下他的屍體來求和。
”于是就把屍體留在州地。
魯定公入侵齊國,攻打廪丘外城。
廪丘守将放火焚燒沖城的戰車,有人把麻布短衣沾濕了滅火,就攻破了外城。
守将出戰,魯軍奔逃。
陽虎假裝沒有看見冉猛的樣子,說:“冉猛要在這裡,一定能打敗他們。
”冉猛追逐廪丘人,看到後面沒有人跟上來,就假裝從車上掉下來。
陽虎說:“都是言不由衷。
”苫越生了兒子,準備等到有了大事再來命名。
陽州這一役俘虜了敵人,就把兒子命名為陽州。
夏季,齊國的國夏、高張進攻我國西部邊境。
晉國的士鞅、趙鞅、荀寅救援我國。
魯國在瓦地會見晉軍,士鞅手拿小羔,趙鞅、荀寅都手拿大雁作為禮物。
魯國從這時開始就以羔羊為貴重禮物。
晉軍将要和衛靈公在鄟澤結盟,趙簡子說:“臣下們有誰敢和衛國國君結盟?”涉佗、成何說:“我們能和他結盟。
”衛國人請他們兩人執牛耳。
成何說:“衛國,不過和我國溫地、原地差不多,哪裡能和諸侯相比?”将要歃血,涉佗推開衛靈公的手,血順着淌到手腕上。
衛靈公發怒,王孫賈快步走進,說:“結盟是用來伸張禮儀的,就像衛國國君所做的那樣,難道敢不奉行禮儀而接受這個盟約?”
衛靈公想要背叛晉國而又擔心大夫們反對。
王孫賈讓衛靈公住在郊外,大夫問什麼緣故,衛靈公把所受晉國人的侮辱告訴他們,而且說:“寡人對不起國家,還是改蔔其他人作為繼承人,寡人願意服從。
”大夫說:“這是衛國的禍患,哪裡是君王的過錯嗎?”衛靈公說:“還有使人擔心的事呢,他們對寡人說:‘一定要你的兒子和大夫的兒子作為人質。
’”大夫說:“如果有好處,公子就去,臣下們的兒子豈敢不背負着馬籠頭和馬缰繩跟随前去?”将要動身,王孫賈說:“如果衛國有了災難,工匠商人未嘗不是禍患,要讓他們全都走了才行。
”衛靈公把話告訴大夫,于是就要他們都走。
已經定了起程日期,衛靈公讓國内的人們朝見,派王孫賈向大家說:“如果衛國背叛晉國,晉國攻打我們五次,會危險到什麼程度?”大家都說:“攻打我們五次,還可以有能力作戰。
”王孫賈說:“那麼應當先背叛晉國,發生危險再送人質,還不晚吧?”于是就背叛晉國,晉國人請求重新結盟,衛國人不同意。
秋季,晉國的士鞅會合成桓公侵襲鄭國,包圍蟲牢,以報複伊阙那次戰役。
于是就乘機侵襲衛國。
九月,魯軍侵襲衛國,這是為了協同于晉國作戰的緣故。
季寤,公鉏極、公山不狃在季氏那裡不得志,叔孫辄在叔孫氏那裡不受寵信,叔孫志在魯國不得志,所以這五個人依靠陽虎。
陽虎想要去掉三桓,用季寤取代季氏,用叔孫辄取代叔孫氏,自己取代孟氏。
冬季十月,依即位的先後次序祭祀先公并且祈禱。
初二日,在僖公廟裡舉行大規模祭祀。
初三日,準備在蒲圃設享禮招待季氏時而殺死他,命令都邑裡的戰車部隊說:“初四那天都要來。
”成地的宰臣公斂處父告訴孟孫說:“季氏命令戰車部隊,是什麼緣故?”孟孫說:“我沒有聽說過。
”處父說:“那麼這就是叛亂了,必定會涉及您,是不是先準備一下?”和孟孫約定以初三作為預定日期。
陽虎驅車走在前邊,林楚為桓子駕車,警衛軍官手持铍、盾在兩邊夾護,陽越走在最後。
将到蒲圃,桓子突然對林楚說:“你的先人都是季氏家裡的忠良之臣,你也要以此來繼承他們。
”林楚說:“下臣聽到這話已經遲了。
陽虎執政,魯國人都服從他,違背他就是找死,死了也對主人沒有好處。
”桓子說:“有什麼遲?你能帶我去到孟氏那裡嗎?”林楚回答說:“我不敢愛惜一死,怕的是不能使主人免于禍難。
”桓子說:“去吧!”孟氏挑選了三百個健壯奴隸為公期在門外造房子。
林楚鞭打乘馬,到了大街上就飛跑而去,陽越用箭射他,沒有射中,造房子的人關上大門。
有人從門縫裡用箭射陽越,殺死了他。
陽虎劫持魯定公和武叔以攻打孟氏。
公斂處父率領成地人從上東門進入,和陽氏在南門裡邊作戰,沒有戰勝。
又在棘下作戰,陽氏戰敗。
陽虎脫去皮甲去到公宮,拿了寶玉、大弓出來,住在五父之衢,自己睡下而讓人做飯。
他的同夥說:“追趕的人恐怕快來了。
”陽虎說:“魯國人聽說我出去了,正高興可以晚點死了,哪裡有空來追我?”跟随的人說:“呀,快點套上馬車吧,公斂處父在那裡。
”公斂處父請求追趕陽虎,孟孫不答應。
公斂處父想要殺死季桓子,孟孫害怕,就把季桓子送回家去。
季寤在季氏的祖廟裡向祖宗一一斟酒祭告然後逃走。
陽虎進入讙地、陽關而叛變。
鄭國的驷歂繼承子太叔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