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戰國商人呂不韋是曆史上所有商人中最偉大的商人。
商人的本領就是交易和投資,有政治頭腦和戰略眼光的呂不韋是最善于進行長線投資和最大宗貿易。
他的買賣非常成功、令人叫絕。
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其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幾倍?”曰:“百倍。
”“立國家之主赢幾倍?”曰:“無數。
”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餘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
願往事之。
”
秦子異人質于趙處于?城。
故往說之曰:“子?有承國之業,又有母在中。
今子無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國,一日倍約,身為糞土。
今子聽吾計事,求歸,可以有秦國。
吾為子使,必來請子。
”
乃說秦王後弟陽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門下無不居高尊位,太子門下無貴者。
君之府藏珍珠寶玉,君之駿馬盈外廄,美女充後庭。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壽于朝生。
說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貴千萬歲,其甯于太山四維,必無危亡之患矣。
”陽泉君避席,請聞其說。
”不韋曰:“王年高矣,王後無子,子有承國之業士倉又輔之。
王一日山陵崩,子立,士倉用事,王後之門,必生蓬蒿。
子異人賢材也棄在于趙,無母于内,引領西望,而願一得歸。
王後誠請而立之,是子異人無國而有國王後無子而有子也。
”陽泉君曰:“然。
”入說王後,王後乃請趙而歸之。
趙未之遣,不韋說趙曰:“子異人,秦之寵子也,無母于中,王後欲取而子之。
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以留計,是抱空質也。
若使子異人歸而得立,趙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為德講。
秦王老矣,一日晏駕,雖有子異人,不足以結秦。
”趙乃遣之。
異人至,不韋使楚服而見。
王後悅其狀,高其知,曰:“吾楚人也。
”而自子之,乃變其名曰“楚”。
王使子誦,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于誦。
”王罷之。
乃留止。
間曰:“陛下嘗轫車于趙矣,趙之豪傑,得知名者不少。
今大王反國,皆西面而望。
大王無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使邊境早閉晚開。
”王以為然,奇其材。
王後勸立之。
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
”立以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韋為相,号曰文信侯,食藍田十二縣。
王後為華陽太後,諸侯皆緻養邑。
【譯文】
濮陽商人呂不韋到邯鄲去做買賣,見到秦國入趙為質的公子異人,回家便問父親:“農耕獲利幾何?”其父親回答說:“十倍吧。
”他又問:“珠寶買賣赢利幾倍?”答道:“一百倍吧。
”他又問:“如果擁立一位君主呢?”他父親說:“這可無法計量了。
”呂不韋說:“如今即便我艱苦工作,仍然不能衣食無憂,而擁君立國則可澤被後世。
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
”
秦公子異人這時正在趙國為質,住在?城這個地方,呂不韋前往拜谒說:“公子?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其母又在宮中。
如今公子您既沒有母親在宮内照應,自身又處于禍福難測的敵國,一旦秦趙開戰,公子您的性命将難以保全。
如果公子聽信我,我倒有辦法讓您回國,且能繼承王位。
我先替公子到秦國跑一趟,必定接您回國。
”
于是,呂不韋前去遊說秦孝文王王後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說:“閣下可知?閣下罪已至死!您門下的賓客無不位高勢尊,相反太子門下無一顯貴。
而且閣下府中珍寶、駿馬、佳麗多不可數,老實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駕崩,太子執政,閣下則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間。
小人倒有條權宜之計,可令閣下富貴萬年且穩如泰山,絕無後顧之憂。
”陽泉君趕忙讓座施禮,恭敬地表示請教。
呂不韋獻策說:“大王年事已高,華陽夫人卻無子嗣,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子?繼位後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