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他尚且無動于衷,你還能有什麼辦法!”甘羅辯解說:“古時項七歲時即為孔子師,我今年已十二歲了,君侯為何不讓我去試一試,為何不由分說便呵斥于我呢!”
于是甘羅拜谒張唐,問他:“閣下認為您的功勳比武安君如何?張唐說:“武安君戰功赫赫,攻城略地,不可勝數,我張唐不如他。
”甘羅問:“閣下果真自知功不及武安君嗎?”張唐答道:“是的”甘羅又問:“閣下您看,當年執掌秦政的應侯範睢與今日文信侯相比,哪一個權勢更大?”張唐說:“應該不如文信侯。
”甘羅問:“閣下确認這一點嗎?”張唐說:“是的。
”甘羅說:“當年應侯想攻打趙國,可武安君阻攔他,結果應侯在離鹹陽七裡處絞死武安君。
現在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閣下卻左右不肯,我不知道閣下身死何地啊!”張唐沉吟道:“那就麻煩您跟文信侯說我張唐樂意接受這一使命。
”于是他讓人準備車馬盤纏,擇日起程。
甘羅又去跟文信侯說:“請君侯替我備五輛車子,讓我先去趙國替張唐打通關節。
”
于是甘羅去見趙王,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
甘羅問道:“大王聽說太子丹入秦為質的事嗎?”趙王說:“也聽到了風聲。
”甘羅分析道:“太子丹到秦國,燕國就不敢背叛秦;張唐在燕,秦國也不會欺辱燕國。
秦、燕相親,就是為了伐趙,趙國就危險了。
秦、燕相好,别無他故,隻是為了攻伐趙國,擴張河間地盤而已。
為大王計,若能送給我五座城邑去拓展河間之地,就能使秦國遣還太子丹,并且聯合趙國一道攻打燕國。
”趙王當即割讓五座城邑,秦國也打發太子丹歸燕。
趙國攻打燕國,得上谷三十六縣,分給秦國十分之一的土地。
【評析】
有志不在年高,中國傳統社會對青少年的壓抑是很嚴重的,比起宋以後的封建社會中後期,戰國時代對晚輩的相當尊重。
年輕人有膽識、少有傳統的束縛,隻要領悟傳統的智慧,就可以幹出一番大事來。
所以作為年輕人,一定要自信,不要被年長者們吓倒,而作為年長者,一定要積極扶持年輕人,重用年輕人。
甘羅悟透了人性的善惡和國家作為主體的利益所在,他用禍患來威脅張唐,終于使他就範。
他也用對趙國國家安全将要構成的巨大災難來震懼趙國,也使趙國屈服。
對待人性,要麼用肯定的、褒揚的、激勵的方式以利益和榮譽使他就範,要麼就要靠否定的、威脅的、懲罰的方式以恐懼和災難使他就範,人性中如果積極成分多,他就容易接受激勵的方式,如果人性中否定性的東西太多,那就隻能“敬酒不吃吃罰酒”,采取威逼和震懼的方式了。
國家間的交往也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