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 齊策三 楚王死太子在齊質

首頁
    盡快割讓下東國之地。

    一旦得地,閣下便成功了。

    ”孟嘗君說:“有勞先生了。

    ”于是派蘇秦到楚國完成使命。

     蘇秦至楚,對新立的楚王說:“齊人欲奉太子為王,圖謀用太子交換貴國的下東國之地。

    現今事勢緊迫,大王如果不盡快割讓下東國給齊,太子便會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換取齊人對自己的支持。

    ”楚王趕緊恭敬的回答:“寡人一切遵命照辦!”于是獻出下東國之地。

    ——可見蘇秦之計能使楚王趕緊割讓土地。

     蘇秦回來對孟嘗君說:“看楚王誠惶誠恐的樣子,還可以多割占些土地。

    ”孟嘗君問:“有何辦法?”蘇秦答道:“請讓我把内情告訴太子,使他前來見您,您假意表示支持他回國執政,然後故意讓楚王知道,他自會割讓更多的土地。

    ”——可見蘇秦之計可以從楚國繼續多割取土地。

     于是蘇秦前去拜見楚太子,對他說:“齊國擁立太子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卻以土地賄賂齊國以扣留太子。

    齊國嫌得到土地太小,太子何不以更多倍數的土地許諾于齊呢?若能如此,齊人一定會支持您。

    ”太子說:“好主意。

    ”就把比楚王割讓的多出一倍的土地許諾給齊國。

    楚王聽到這個消息,甚是驚慌,便割讓更多的土地,還誠惶誠恐,害怕事情不能成功。

    ——可見蘇秦之計可以使楚王割更多的土地。

    ” 蘇秦又跑到楚王那裡讨好說:“齊人之所以膽敢多割楚地,是因為他們以太子相要挾。

    如今雖已得到土地,可仍然糾纏不休,這還是有太子作要挾的緣故。

    臣願意設法趕走太子,太子一走,齊國再無人質,必然再不敢向大王索要土地。

    大王趁機與齊達成一緻協議,與之結交,齊人定然接受大王的要求。

    這樣一來,既消滅了令大王寝食難安的仇敵,又結交到了強大的齊國。

    ”楚王聽了十分高興,說:“寡人以楚國托付給先生了。

    ”——可見蘇秦之計可以替楚王早點趕走太子。

     于是蘇秦再次拜見太子,憂心忡忡的說:“現今專制一國的是楚王,太子您不過空具虛名,齊人未必相信太子的許諾,而新楚王業已割地給齊。

    一旦齊、楚交結,太子就有可能成為其中的犧牲品,請太子早作良策!”太子醒悟:“惟先生之命是從。

    ”于是整治車輛,乘馬連夜逃去。

    ——可見蘇秦之計能盡早打發太子離開齊國。

     這時蘇秦又派人到孟嘗君那裡诋毀自己:“勸您扣留太子的蘇秦,并非一個心眼替您打算,他實在是為楚國的利益奔忙。

    他惟恐閣下察覺此事,便通過多割楚地的做法以掩飾形迹。

    這次勸太子連夜逃奔的也是蘇秦,可您并不知曉,我私下裡替您懷疑他的用心。

    ”——可見蘇秦之計可以使人到孟嘗君那裡诋毀自己。

    蘇秦又派人到楚王那裡遊說:“使孟嘗君留太子的是蘇秦,奉王而代立楚太子的也是蘇秦,割地以達成協議的是蘇秦,忠于大王而驅逐太子的仍然是蘇秦。

    現在有人在孟嘗君那裡大進蘇秦的讒言,說他厚楚而薄齊,死心塌地為大王效勞,希望大王能知道這些情況。

    ”楚王說:“寡人知道了。

    ”于是封蘇秦為武貞君。

    ——可見蘇秦之計能為自己受到楚國的封賞。

     事情還未結束,蘇秦通過景鯉向孟嘗君進言說:“閣下之所以名重天下,是因為您能延攬天下才識之士,從而左右齊國政局。

    如今蘇秦,乃是天下出類拔萃的辯說之士,當世少有。

    閣下如果不加接納,定會閉塞進才之道,也不利于遊說策略的開展。

    萬一您的政敵重用蘇秦,閣下便會危機叢生。

    現在蘇秦很得楚王的寵信,假如不及早結納蘇秦,就很容易與楚國結怨成仇。

    因此您不如順水推舟,與之親近,令其富貴榮達,閣下便得到楚國的支持。

    ”于是孟嘗君與蘇秦言歸于好。

    ——可見蘇秦之計可以勸服孟嘗君善待自己。

     【評析】 蘇秦在齊、楚兩國間來回遊說、互相借重,幾個來回,使自己謀取了巨大的好處。

    蘇秦看起來好象作了個齊、楚兩國間傳令兵的角色,實際上他傳的話都是或威脅、或利誘、或哄擡自身。

    先期他用禍患威脅使楚國割地、使太子逃亡,後期他用利益、敵對方的器重來使自己在兩國中越來越顯貴。

    在這裡,其威脅的遊說方式和借重敵方哄擡自身的方法很值借鑒。

     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故脅人以害,使其為避免危亡在即的禍患就可以就範我方的如意盤算。

    威脅是動用暴力等極端手段前的通牒或者虛張聲勢,威脅也是施行說理、施恩和其他仁政時必需要同時準備的手段,威脅用得逼真恰當,就可以輕易達成目的。

    蘇秦的過人之處還在于看到楚王誠惶誠恐,就覺得威脅的作用超過了想象的程度,而向對方要求的砝碼就繼續加重。

    他這種揣摩對方,控制對方的能力何其毒辣。

     挾敵方而重自己,因為自己一方不會輕易給你好處,當自己一方從敵方處看到你具有的重要作用,他才會重用、擡舉你。

    蘇秦作了大量的謀劃工作,使雙方都從對方處發現他奇貨可居、必須重用,蘇秦的謀劃和安排使他能夠左右逢源、四處漁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