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八 趙策一 晉畢陽之孫豫讓

首頁
    。

    ” 于是趙襄子就把豫讓釋放了。

    可是豫讓繼續圖謀為知伯報仇。

    他全身塗漆,化妝成像一個生癞的人。

    同時又剃光了胡須和眉毛,把自己徹底毀容,然後假扮乞丐乞讨,連他的妻子都不認識他,看到他以後隻是說:“這個人長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聲音卻極像,這是怎麼回事?”于是豫讓就吞下炭,為的是改變自己的聲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時對他說:“你這種辦法很難成功,如果說你是一個志士還可以,如果說你是一個明智之士就錯了。

    因為憑你這種才幹,如果竭盡忠誠去侍奉趙襄子,那他必然重視你和信賴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賴以後,你再實現你的複仇計劃,那你一定能成功的。

    ”豫讓聽了這話笑了笑說:“你的意思是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為舊君主而去殺新君主,這是極端敗壞君臣大義的做法。

    今天我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闡明君臣大義,并不在于是否順利報仇。

    況且已經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卻又在暗中陰謀計劃刺殺人家,這就等于是對君主有二心。

    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為卻要這樣做,也就是為了羞愧天下後世懷有二心的人臣。

    ” 不久,趙襄子要外出巡視,豫讓埋伏在趙襄子所必經的橋下。

    趙襄子騎馬走在橋邊時,馬忽然驚跳起來,趙襄子說:“這一定又是豫讓。

    ”經派人搜捕之後,果然是豫讓。

    因此趙襄子就責備豫讓說:“你不是曾經侍奉過範、中行氏嗎?知伯滅了範、中行氏,你不但不替範、中行氏報仇,反而屈節忍辱去臣事知伯。

    如今知伯身死國亡已經很久,你為什麼如此替他報仇呢?”豫主回答說:“當我侍奉範、中行氏時,他們隻把我當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報答他們;而知伯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國士的态度報答知伯。

    ”于是趙襄子用憐惜的口吻感歎說:“唉!豫讓啊,由于你為知伯報仇,已經使你成為忠臣義士了。

    而寡人對待你,也算是仁至義盡。

    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釋放你了!”于是趙襄子就下令衛士把豫讓包圍起來。

     這時豫讓又對趙襄子說:“據臣所知,一個賢臣不阻擋人家的忠義之行,一個忠臣為了完成志節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君王以前已經寬恕過我一次,天下沒有不為這件事贊揚君王的。

    今天我到這裡行刺,按理您應在這裡将我處死。

    不過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準許我在這裡刺它幾下,我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了。

    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願望?”趙襄子為了成全豫讓的志節,就當場脫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給豫讓。

    豫讓接過王袍以後拔出佩劍,奮而起身,然後用劍刺王袍仰天長歎:“啊!天哪!我豫讓總算為知伯報了仇!”豫讓說完話就自殺而死。

    趙國的忠義之士聽說以後,都落淚惋惜不已。

     【評析】 正如豫讓所說:“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他除了有“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的報答知遇之恩的情結外,還試圖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人間道義、人的氣節和忠義。

    古代俠士,完全不象今人“鳥為食忘、人為财死”,他們對人生價值的衡量完全以精神為标準,一生也甘為一些理念、原則而執著追求甚至獻身犧牲。

    我們從他們身上,要明白做人的真理、人生價值的真正所在,不斷陶冶、錘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有橫貫日月的浩然正氣,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高于物欲和世俗的升華和輝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