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一 趙策四 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

首頁
    在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

    一切以現實的利益作為進行外交的标準和圭臬。

    趙國合縱攻秦失敗之後,蘇秦再一次将合縱的希望寄托在齊國身上,憑着他的淩厲詞鋒和對國際鬥争的真知灼見,說服趙國駕馭他國、與秦國分庭抗禮。

     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

    齊乃趙以伐宋。

    秦王怒,屬怨于趙。

    李兌約五國以伐秦無功,留天下之兵成臯,而陰構于秦。

    又欲與秦攻魏,以解其怨而取封焉。

     魏王不說。

    之齊,謂齊王曰:“臣為足下謂魏王曰:‘三晉皆有秦患。

    今之攻秦也,為趙也。

    五國伐趙,趙必亡矣。

    秦逐李兌,李兌必死。

    今之伐秦也,以救李子之于死也。

    今趙留天下之甲于成臯,而陰鬻之于秦,已講,則令秦攻魏以成其私封,王之事趙也何得矣?且王嘗濟于漳,而身朝于邯鄲,抱陰、成,負蒿、葛、薜,以為趙蔽,而趙無為王行也。

    今又以何陽、姑密封其子,而乃令秦攻王,以便取陰。

    人比然而後如賢不,如王若用所以事趙之半收齊,天下有敢謀王者乎?王之事齊也,無入朝之辱,無割地之費。

    齊為王之故,虛國于燕、趙之前,用兵于二千裡之外,故攻城野戰,未嘗不為王先被矢石也。

    得二都,割河東,盡效之于王。

    自是之後,秦攻魏,齊甲未嘗不歲至于王之境也。

    請問王之所以報齊者可乎?韓處于趙,去齊三千裡,王以此疑齊,曰有秦陰。

    今王又挾故薛公以為相,善韓徐以為上交,尊虞商以為大客,王固可以反疑齊乎?’于魏王聽此言也甚诎,其欲事王也甚循。

    甚怨于趙。

    臣願王之日聞魏而無庸見惡也,臣請為王推其怨于趙,願王之陰重趙,而無使秦之見王之重趙也。

    秦見之且亦重趙。

    齊、秦交重趙,臣必見燕與韓、魏亦且重趙也,皆且無敢與趙治。

    五國事趙,趙從親以合于秦,必為王高矣。

    臣故欲王之偏劫天下,而皆私甘之也。

    王使臣以韓、魏與燕劫趙,使丹也甘之;以趙劫韓、魏,使臣也甘之;以三晉劫秦,使順也甘之;以天下劫楚,使順也甘之。

    則天下皆秦以事王,而不敢相私也。

    交定,然後王擇焉。

    ” 【譯文】 齊國想進攻宋國,秦國派起賈前去阻止。

    齊國就聯合趙國共同進攻宋國。

    秦昭王很生氣,把怨恨都集結于趙國。

    趙國的李兌聯合趙、韓、魏、燕、齊五國去攻打秦國,沒有成功,于是就把諸侯的軍隊留在成臯,自己卻暗中與秦國和解。

    同時又想和秦國聯合進攻魏國,以此消除秦國對趙國的怨恨,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自己取得封地。

     魏昭王很不高興。

    蘇秦就到齊國去,對齊王說:“我替您對魏王說:‘趙、魏、韓三國都遭受過秦國的威脅,這次聯合進攻秦國,是因為趙國的緣故。

    如果秦、齊、燕、韓、魏五國聯合進攻趙國,趙國必定會滅亡。

    如果秦國趕走李兌,李兌隻有死路一條。

    現在去讨伐秦國,實際上是在救李兌的性命。

    如今趙國把諸侯聯軍駐留在成臯,暗中出賣諸侯,和秦國勾結媾和,并且已訂立了和約,還想聯合秦國一起來進攻魏國,圖謀為李兌奪取封地,這麼一來,大王您尊崇趙國究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