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一 趙策四 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

首頁
    又得到了什麼好處呢?況且,大王您曾經親自北渡漳水去邯鄲拜訪趙王,獻出陰、成之地,割讓葛、薛,用來作為趙國的屏障,而趙國卻一點不為大王效力。

    現在又把河陽、姑密兩地分給李兌的兒子,而李兌卻勾結秦國攻打魏國,以便奪取陶邑。

     大凡人隻有通過比較才能知道賢與不賢,大王如果拿出對待趙國一半的誠意去聯合齊國,又有哪個諸侯國敢圖謀大王您呢?大王您如果為齊國助力,就不會有稱臣朝拜的屈辱,也沒有割地的損失。

    齊國因為大王為齊國助力,就會趕在燕、趙兩國之前出動所有的軍隊,在二千裡以外的地方作戰,不管是攻城,還是野戰,齊國軍隊都會為大王打頭陣當先鋒。

    攻下城邑,割取河東之地,全都獻給大王。

    從此以後,秦兵進攻魏國,齊國沒有一次不是越過邊境前來援救的。

    請問大王您用來報答齊國的做法又是如何呢?韓在楚國,距離齊國有三千裡,大王卻因此懷疑齊國,竟說齊國和秦國有私交。

    現在大王又扶持齊國的故相做國相,把趙将韓徐當作知己,把虞商作為貴客,大王竟然可以反倒對齊國産生懷疑嗎? “魏王聽了這番話感到自己很理屈,所以很想事奉大王,特别怨恨趙國。

    我希望大王逐漸了解魏國而不要厭惡它。

    我請求替大王把秦國對魏國的怨恨轉移到趙國去。

    希望大王您能暗中尊重趙國,而且不讓秦國知道大王您看重趙國。

    秦國知道齊國看重趙國,那麼我料想燕、韓、魏三國也必将看重趙國,而且都不敢和趙國對抗。

    這樣,五國共同事奉趙國,趙國又與秦國結成聯盟;趙國的地位一定會居于齊國之上。

    所以,我想讓大王您使諸侯之間互相沖突,然後您暗暗從中進行調解。

    大王可使韓、魏、燕三國與趙國發生沖突,派公玉丹暗中調解;讓趙國和韓、魏兩國發生沖突,派大臣我去進行調解;讓韓、趙、魏三國和秦國發生沖突,派順子從中說和;讓所有諸侯和楚國發王沖突,派韓從中調解。

    這樣,諸侯都會背棄秦國而投靠大王,而且不敢私下與秦國交往。

    大王的邦交穩定以後,看與五國中的誰友好對您有利,再從中加以選擇。

    ” 【評析】 要想赢得國際霸主的地位,就要處處插手國際事務,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經常出頭露面、大顯身手。

    有實力者可以操縱各國間的聯合結盟、分化與戰争。

    戰國時代的秦國和齊國就多次挑起國際争端,然後處理這些事端,從而赢得各國的倚重和服從,彰現和鞏固自己的領袖地位。

    冷戰時代的美國和蘇聯,可謂這方面的代表,在國際上翻雲覆雨、操縱戰争、簽署協議,俨然成為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

     戰國各諸侯達成合縱聯合的目的,是為了各自的兼并擴張,并無互利互存可言。

    今天聯甲攻乙,明天又聯乙攻甲。

    聯甲攻乙,既聯甲則甲不助乙而減少攻乙之阻力,并可借甲之力而成破乙之功,待乙破甲孤,乙無力助甲之時再回頭攻甲。

    也可以說今日之聯甲攻乙,即是為了有利于明日之攻甲。

    其合縱聯合的實質如此而已。

    這正是合縱連橫複雜多變、極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