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卷 後戰

首頁
    凡戰,若敵人行陣整而且銳,未可與戰,宜堅壁待之,候其陣久氣衰,起而擊之,無有不勝。

    法曰:“後于人以待其衰。

    ”① 唐武德②中,太宗③圍王世充④于東都⑤,窦建德⑥悉衆來救。

    太宗守武牢⑦以拒之。

    建德陣汜水⑧東,彌亘數裡,諸将皆有懼色。

    太宗将數騎登高以觀之,謂諸将曰:“賊起山東⑨,未見大敵。

    今渡險而嚣,是軍無政令;逼城而陣者,有輕我之心也。

    我按兵不動,待彼氣衰,陣久卒饑,必将自退,退而擊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陣,自辰至午時⑩,卒饑倦,皆列坐,又争飲水。

    太宗令宇文士及⑾率三百騎,經賊陣之西,馳而南,戒曰:“賊若不動,正宜退歸;如覺其動,宜率東出。

    ”士及才過,賊衆果動。

    太宗曰:“可擊矣。

    ”乃命騎将建旗列陣,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東,以掩賊背。

    建德遽率其陣,卻止東原,未及整列,太宗輕騎擊之,所向披靡。

    程咬金⑿等衆騎纏幡⒀而入,直突出賊陣後,齊張旗幟,表裡俱奮,賊衆大潰,生擒建德。

    ⒁ ①後于人以待其衰: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引自《軍志》。

    但與原文略異,原文為:“後人有待其衰”。

     ②武德:唐高祖李淵的年号。

     ③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率軍圍攻王世充、抗擊窦建德之戰發生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此時李世民為秦王,尚未即帝位。

     ④王世充:隋代官吏。

    新封(今陝西臨潼東北)人,字行滿。

    隋炀帝時任江都通守等職,鎮壓過隋末農民起義。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于江都被殺後,他在洛陽擁立越王楊侗為帝,次年廢侗,自稱皇帝,國号鄭。

    唐武德四年被李世民打敗降唐。

     ⑤東都:即洛陽(位于今河南洛陽東)。

    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改稱“東都”。

     ⑥窦建德:隋末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

    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率衆起義,投高士達處任軍司馬。

    士達犧牲後,他繼為領袖,稱将軍,擁兵十餘萬。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在河間作戰中,殲滅隋将薛世雄部三萬餘人,聲勢大振。

    次年,稱夏王,建都樂壽(今河北獻縣),國号夏,據有今河北大部地區。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虎牢作戰中被李世民軍所俘,後被害于長安。

     ⑦武牢:本為“虎牢”,因唐諱“虎”(唐太宗曾祖李虎),故寫史者改“虎”為“武”。

    虎牢,故址在今河南荥陽縣汜水鎮。

    該處地勢險要,向為軍事要地。

     ⑧汜水:古縣名。

    位于今河南荥陽西北。

     ⑨山東:古代指太行山以東地區為“山東”,即今河北地區。

     ⑩自辰至午時:馬本及各本皆将“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