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實戰

首頁
凡與敵戰,若敵人勢實,我當嚴兵以備之,則敵人必不輕動。法曰:“實而備之。”①

    三國蜀先主為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将軍,假節钺,屯江陵。是歲,羽留兵屯公安、南郡,以備吳,而率兵攻魏将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等救仁。秋,大雨,漢水泛濫,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龐德②被誅。梁、郏、陸渾群盜③或遙受羽印号,為支黨,羽威震華夏。④

    ①實而備之:語出《孫子兵法·計篇》。

    ②龐德:南安獂道(今甘肅隴西東南)人,字令明。初随馬騰、馬超,後歸曹操,官至立義将軍。

    ③群盜:指梁縣、郏縣和陸渾等地的起義民衆。

    ④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人力量充實強大,我軍應當嚴陣以待;周密防備它。這樣,敵人就一定不敢對我輕舉妄動了。誠如兵法所說:“對于力量充實強大的敵人,要嚴加防備它。”

    三國時期,蜀國先主劉備尚為漢中王的時候,他任命關羽為前将軍,授予其符節斧钺,讓他率兵駐紮在江陵地區,這一年(公元219年),關羽留下部分兵力駐守公安和南郡兩地,以防東吳來犯,自己親率主力北上,進攻駐守樊城的魏國大将曹仁所部。曹操急忙派遣于禁等将率兵援救曹仁。時值秋季大雨,漢水暴漲泛濫,于禁所率七軍都被洪水淹沒,于禁本人投降了關羽,其部将龐德被關羽執殺。加之梁縣、郏縣和陸渾等地起義民衆有的在遙遠之地接受關羽的官印封号,成為他的支系同黨力量,因此,關羽的聲威一下震動了整個中原地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