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安戰

首頁
    凡敵人遠來氣銳,利于速戰;我深溝高壘,安守勿應,以待其敝。

    若彼以事撓我求戰,亦不可動。

    法曰:“安則靜。

    ”① 三國蜀将諸葛亮率衆十餘萬出斜谷,壘于渭水之南。

    魏遣大将司馬懿拒之,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

    ”遂率軍而濟,背水為壘。

    因謂諸将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②,依山而東。

    若西上五丈原③,則諸軍無事矣。

    ”亮果上五丈原。

    會有長星墜亮之壘,懿知其必敗。

    時朝廷以亮率軍遠入,利在急戰,每命懿持重,以俟其變。

    亮數挑戰,懿不出,因遺懿以巾帼婦人之飾。

    懿終不出。

    懿弟孚書問軍事,懿複曰;“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持兵十萬,已堕吾畫中,破之必矣。

    ”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将燒營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

    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将向懿者。

    懿以歸師不之迫,于是楊儀結陣而去。

    經日,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食甚衆。

    懿審其必死,曰:“天才奇才也!”辛毗⑤以為尚未可知。

    懿曰:“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食,今皆棄之,豈有人損五髒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

    ”關中多蒺藜⑥,懿使軍士二千人⑦着軟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著屐,然後馬步俱進。

    追到赤岸⑧,乃知亮已死。

    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懿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

    ”⑨ ①安則靜:語出《孫子兵法·勢篇》。

    王本及汪本作“不動如山”,與前《重戰》引文重。

     ②武功:漢置縣。

    故址在今陝西武功西。

     ③五丈原:古地名。

    位于今陝西寶雞東南之斜谷口西側,渭水經其北自西向東流。

     ④楊儀: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字威公。

    諸葛亮以其為長史,協助處理軍務和籌劃糧秣。

    亮死後,自恃其誅殺魏延功高,因職低不滿,與尚書令蔣琬争權而獲罪入獄自殺身死。

     ⑤辛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字佐治。

    初從袁紹,後歸曹操,任丞相長史。

    魏文帝時任侍中,明帝時封穎鄉侯。

     ⑥蒺黎:一種果被帶刺的草本植物,部隊經此叢生之地,影響行軍作戰。

     ⑦二千人:馬本及諸本皆誤作“三千人”,今據史校改。

     ⑧赤岸:馬本及唐本皆誤作“亦岸”,今從王本。

    赤岸,位于今陝西留壩東北。

     ⑨本篇史例出自《晉書·宣帝紀》。

     【譯文】 大凡敵人從遠道而來且士氣銳盛,是以采取速戰速決為有利;對于這種進攻之敵,我軍應當憑恃深溝高壘,實施固守防禦而不急于出兵應戰,以等待敵人疲憊不堪之隙。

    倘若敵人制造事端來挑動我出戰,也不可為其陰謀所擾而随意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