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卷 天戰

首頁
凡欲興師動衆,伐罪吊民,必在天時①,非孤虛向背②也。乃君暗政亂,兵驕民困,放逐賢人,誅殺無辜,旱蝗冰雹,敵國有此,舉兵攻之,無有不勝。法曰:“順天時而制征讨。”③

    東齊④後主緯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陸令萱⑤、和士開⑥、高阿那肱⑦、穆提婆⑧、韓長鸾⑨等宰制天下,陳德信⑩、鄧長颙、何洪珍⑾參預機權。各領親黨,升擢非次,官由财進,獄以賂成,亂政害人,使旱蝗、水潦、寇盜并起;又猜嫌諸王,皆無罪受損,丞相斛律光及弟荊山公羨,并無罪受誅。漸見伏弱之萌,俄觀土崩之勢。周武帝乘此一舉而滅之。⑿

    ①天時:中國古代著作中常用的一個概念,其含義可因不同著作而各不相同。有指自然變化的時序;有指節氣、氣候、陰陽寒暑變化的;有指天命的;有指天災的,等等。本篇這裡是指敵國因天災人禍而造成的為我所乘的時機。

    ②孤虛向背:語見唐李筌《太白陰經·人謀上·天無陰陽篇》但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孤虛向于”,故改。孤虛,是古代一種占蔔推算日時的迷信,即以天幹為日,地支為辰,日辰不全為孤虛,又稱“空亡”。如占蔔時得孤虛日,則認為不吉利,主事将不成。

    ③順天時而制征讨:語出《貞觀政要·畋獵第三十八》,但原文為:“順天道以殺伐”;又見于宋張預《注孫子·計篇》。

    ④東齊:即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周之東,故又稱“東齊”。

    ⑤陸令萱:北齊天統年間(公元565-575年)左丞相穆提婆之母。因她為齊後主高緯的乳母而得胡太後昵愛,封為郡君,号稱“太姬”。自此獨擅威福于宮中,并夥同其子等奸臣把持朝政,賣官鬻爵,聚斂無厭,緻使朝政日非,民怨沸騰。

    ⑥和士開:齊後主時官至尚書令,封淮陽王。

    ⑦高阿那肱:齊後主時官至右丞相,封淮陰王。

    ⑧穆提婆:陸令萱之子,本姓駱,因母為齊後主乳母而得寵于皇後穆昭儀,奏引入侍,并賜穆姓,拜官左丞相。

    ⑨韓長鸾:齊後主時官至領軍大将軍,與高阿那肱、穆提婆均為後主寵幸,時号稱“三貴”。

    ⑩陳德信:馬本及各本皆誤作“陳德言”,今據史校改。陳等以下三人事迹史無記載。

    ⑾何洪珍:馬本及各本皆誤作“何洪玠”,今據史校改。

    ⑿本篇史例出自《北史·齊本紀下》。

    【譯文】

    大凡要出動軍隊,讨伐罪魁禍首,拯救受難百姓,必須選在天時條件對我有利的時機,而不是依靠占蔔推算出兵日時的吉兇。(這裡所說的天時有利),是指敵國君主昏庸,政治混亂;軍隊驕橫,百姓饑困;賢臣遭貶,無辜被殺;幹旱蝗災,冰雹水澇等人禍天災接連不斷。如果敵國有這些情況發生,我便乘機出兵進攻它,就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順應天時而出兵攻戰(就能克敵制勝)。”

    北齊後主高緯隆化元年(公元576年),提拔重用了一批邪惡谄媚之徒,讓陸令萱、和士開、高阿那肱、穆提婆、韓長鸾等人操縱天下命運,陳德信、鄧長颙、何洪珍等人參掌軍國大政。他們拉幫結派各樹黨羽,提拔官員超越正常次序,官職爵位可用錢财買到,構陷冤獄能用賄賂鑄成,紊亂國政殘害無辜人民,從而導緻旱澇蝗災、土匪強盜同時發生;他們還猜忌仇恨正派的親王大臣,結果都無罪而遭到迫害。例如賢明有功的丞相斛律光及其弟弟荊山公斛律羨,都是無罪而同時慘遭殺害的。就在北齊伏弱成衰之象逐漸顯露,土崩瓦解之勢很快便可看到的時候,北周武帝宇文邕乘此有利時機,親率大軍東征,一舉而滅亡了北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