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 最新章節預覽:
①全師:師,指軍隊。全,保全。保存軍事力量。避敵:避開敵人。
②左次無咎,未失常也:《易·師·象》說:“左次,無咎,未失常也”。這裡的師是指軍隊、用兵。左次,是指軍隊向後撤退。古時兵家尚右,右為前,指前進;左為後,指退卻。全句為:部隊後撤,以退為進,不失為常道。
【譯文】
為了保全部隊的實力,實行撤退也沒有什麼罪責,(因為)它并沒有違背(用兵的常道)。
【戰例】
徐庶主動守散關
赤壁大戰前夕,龐統獻了連環計騙了曹操,急忙登船欲回江南,在江邊突然被人扯住。龐統吃了一驚,定睛一看,乃是故人徐庶。徐庶本是劉備的謀士,幾次用兵布陣殺得曹操大敗。後來,曹操劫持了徐庶的母親,想逼迫徐庶入夥,徐庶的母親來到曹營後憤然自殺,徐庶悲痛不已,發誓終生不為曹操出謀劃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由來。
徐庶不愧是智多星,他早就看出龐統向曹操獻連環計的用心。龐統說:“徐兄真想破我的計策嗎?”徐庶答道:“曹操害死了我的母親,我已說過我終生不為他謀劃一策,怎麼會破你的計策呢?隻是我身在曹營,兵敗之後,玉石不分,我肯定自身難保。望兄指點迷津,幫我離開此地。”龐統在徐庶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徐庶聞罷大喜。龐統自回江南去了。
當晚,徐庶便在曹營散布謠言。第二天,軍士們都在談西涼韓遂、馬騰舉兵造反的事。曹操聽到這個消息感到很震驚,急忙召集謀臣商議。徐庶進言說:“我自蒙丞相收留以來,還沒有寸功報答,這次我願領3000人馬,星夜趕往散關把守,以防韓、馬東來。”曹操見徐庶終于肯為自己效力,高興地說:“徐兄如果能去,我便高枕無憂了。你現在就領3000人馬出發,千萬不要遲留。”
徐庶巴不得曹操說這句話,當即辭别了曹操,統兵而去。徐庶這一走可就不想回來了。徐庶依照龐統的指點,終于逃出了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