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利百加叫醒了。等我睜開眼,這位溫柔的猶太女子已經坐在我的床上,并抓着我的一隻手。
“勇敢的阿方索,”她對我說道,“您昨天想去見那兩個吉普賽女子,但是激流旁的鐵栅欄擋住了您。我現在把鑰匙帶過來了。要是今天她們再靠近城堡,我請您直接跟她們走,一直走到她們的營地。如果您能打聽出她們的一些事,然後再告訴我哥哥,我敢肯定他會非常高興。”
“至于我麼,”她又帶着種憂郁的口氣補充道,“我必須置身事外,離得遠遠的。這是我的命運所決定的,我的命運真是古怪啊!唉,我的父親啊,您為什麼不肯給我平平淡淡的常人命運呢?我更想學會現實中的愛,而不想把愛寄托在一面鏡子裡。”
“您說的這面鏡子是指什麼?”
“沒什麼,沒什麼,”她回答道,“您總有一天會知道的。再見,再見。”
利百加表情很激動地走了。我不由自主地想,按她哥哥的說法,她應該會成為天上一對雙胞胎的妻子,但恐怕她很難為他們堅守自己的貞潔。
我來到露台上。吉普賽人的帳篷比昨晚又遠了一些。我從書架上取了本書,但并沒能真正看進去。我無法集中精神,心裡面亂糟糟一團。終于又到了聚餐的時間。談話和往常一樣,還是以鬼魂、幽靈和吸血鬼為主題。我們的主人今天出現了,他說,早在古代,人們在這方面就已經形成了一些模糊的概念,當時的說法有“恩普莎”[1],有古羅馬人所說的惡鬼,還有古代神話中吃小孩的人面蛇身女怪等等。盡管大都以哲學家之名著稱[2],但古代的秘法師完全不輸現代的同行,隻是他們有了哲學家這樣的名号,就極易被後人誤解,後人在提到他們時,會以為他們也是那些完全不通玄秘術的人。
隐修士提到術士西門,但烏澤達認為,那一時期最偉大的卡巴拉秘法師應該是提亞納的阿波羅尼烏斯[3],因為他對整個魔界裡的所有生物都有非凡的控制力。為此,他找出一本1608年由莫萊爾[4]出版的《提亞納的阿波羅尼烏斯傳》,作者是菲洛斯特拉托斯[5]。書中使用的是希臘文,但他閱讀起來似乎毫無障礙。他照着書,用西班牙語說起了以下這個故事:
***
[1]譯注:“恩普莎”,希臘神話中的一種生物,是專門吸食人血的女惡魔,女神赫卡忒的手下。
[2]譯注:“哲學家”(philosophe)一詞在古代還有“術士”的含義。
[3]原注:術士西門,被認為是諾斯底教派某一宗的創始人(《使徒行傳》8:9-24)。提亞納的阿波羅尼烏斯,新畢達哥拉斯學派哲學家、術士,公元97年去世。
[4]譯注:應指費德裡克·莫萊爾(FédéricMorel,1552-1630),為法國國王提供希臘語書籍的巴黎印刷商。
[5]原注:弗萊維厄斯·菲洛斯特拉托斯(FlaviusPhilostrate,175-249?),出生于希臘利姆諾斯的詭辯家,《提亞納的阿波羅尼烏斯傳》的作者。呂基亞的墨尼波斯的故事在書中第3卷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