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持續戰鬥和進擊的銀河帝國軍米達麥亞艦隊,從費沙到波列多星域,前進裡程達二八○○光年。
到了波列多星域時,他們為了等後面跟上來的友軍,部署成球形陣,以運送船隊為中心,四周配置了戰鬥用艦艇,防備由各方向來襲的敵人。
波列多是古代斯拉夫神話中的一個有五張臉的軍神,而這個星系除了有一個正值壯年期的恒星之外,還有四個具有巨大質量的氣體狀行星,所以就被取了這個名字。
這是米達麥亞從費沙自治政府航路局的資料中所獲得的知識。
從費沙回廊到波列多星域為止,同盟軍通訊、補給、戰鬥的軍事據點,和伊謝爾倫方面相較之下雖然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是數目卻也多達六○處以上。
不過,其中有一大半都因首都方面傳下來的命令而被放棄了,米達麥亞艦隊摒息經過靜待飓風過境的各星域。
這些星域都像被烈火燒過的大草原似的,呈現出一片荒無死寂的凄涼景象。
可是在同盟軍中存在着一個米達麥亞所不知道的小插曲。
那是有關于休帕拉星系的通訊基地JL77的事。
在其它的基地突然被放棄的情況下,JL77成為機能集約化的中心,他們一直持續收集及傳達有關帝國軍侵略進展的情報,士兵們于是處于不可能逃離該基地的狀态下。
JL77的戰鬥要員隻有二○○○名,火力也很貧困,沒有機動力,甚至連一艘戰鬥用的艦艇也沒有。
帝國軍隻需用小指頭的指尖輕輕一觸,這些人鐵定就像大象腳底下的螞蟻一樣,絕無活路。
即使是同盟軍統合作戰本部對于賦與JL77過多的義務和責任,同時又置其于逆境當中一事也不是完全沒有罪惡感。
所以本部原打算全力派遣能力許可範圍之内的大規模增援部隊,包括五萬個戰鬥要員,三○○艘小型戰鬥用艦艇前往支援。
但是,基地司令官代理人布列查理上校接到本部有意增派兵力的報告之後,并沒有歡欣鼓舞之情。
“多謝本部關心…”他仍然保持着軍人該有的禮儀,同時拒絕了增援。
除了他本人以外,所有的人大概都會為此而罵翻了天。
“總之,您是認為我們勢将坐以待斃。
反正一定會走到這步田地,所以不必要那五萬個友軍陪我們葬身于此……?”
布列查理對着以悲壯的表情詢問其中原因的部下搖搖頭。
“不是。
我是為了讓我們活下去才拒絕增援的。
目前我們的存在根本不能算是一種戰力。
帝國軍在費沙獲得了資料,一定也知道了這件事。
如果五萬個戰鬥要員、三○○艘戰鬥用艦艇動作起來,以現在敵我之間這麼近的距離,事情一定會為敵人所知悉。
那麼,原本有意放過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攻擊我們了。
如果想活命,就不可以輕舉妄動。
”
布列查理猜中了。
米達麥亞認為沒有必要刻意去攻擊、消滅連一隻戰鬥用艦艇都沒有的JL77基地,他們緩緩地通過了基地前方。
當然,米達麥亞并不是單純地對敵人有好感,隻要JL77基地一有騷動的迹象,他們便會給予緻命一擊,讓整個基地毀于一瞬間。
日後,布列查理對妻子憶述道:“老實說,當時我實在沒有自信敵人會不會放過我們。
可是,如果敵人攻來,不要說二○○○人,就是五○○○○人也一樣難逃厄運。
還好我選擇了活命機會比較大的一種。
不過,那種選擇我一生中再也不想做第二次。
”
一月三○日.自萊因哈特以下的帝國遠征軍全軍在波列多星域集合完畢。
一半的陸戰要員則留在費沙,畢典菲爾特及法倫海特的艦隊做為後續部隊,集結于同盟領域内的兵力已達到了戰鬥用艦艇一一萬二七○○艘,負責補給、運送、醫療等的支援用艦艇四萬一九○○艘,将兵一六六○萬這個龐大的數字,萊因哈特本人也是第一次統率這麼大的兵力投入實戰中。
在亞姆立劄會戰中,和超過二○○○萬的同盟軍對決時,他的兵力也隻有敵人的六成而已。
萊因哈特和衆提督們聚集在帝國軍總旗艦伯倫希爾的艦橋上,米達麥亞站了起來,開始報告。
“同盟軍可能認為這個星域是我軍的界限點,我想他們會有迎戰或攻擊的準備。
”
米達麥亞一邊把得自費沙的豐富情報展現在多個螢幕上,一邊詳細說明。
占領費沙在戰略上的意義之一是沒收了許多有關同盟領地的地理情報,而這件事的成功,使得他們可以期待着收成那戰争的田裡長出全面勝利的果實。
“從波列多星域到蘭提馬利歐星域之間,沒有人類居住着。
為了避免連累到一般市民,同盟軍大概會選擇這塊宇宙區域做為戰場。
這是下官的推測。
”
“疾風之狼”一結束報告,萊因哈特随即以優雅的動作站了起來。
看過他着軍裝的人可能都不得不将自己的思緒馳騁在數百年前的光陰中。
他們或許會想,當年接受帝國軍委托的服裝設計師,一定是透視到遙遠的未來會出現一個和黑、銀兩色搭配的軍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