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詩人。
」
這是有「藝術家提督」之稱的梅克林格一級上将對他主君的評語。
這大概是所有跟随在這個年輕的霸者身旁的勇将們一緻的想法。
即使是那些不會去深思時間的大河将流向何處的人,也不會對因跟随著這個年輕人而使自己也名留千史一事感到絲毫的懷疑。
「高登巴姆王朝盜取了宇宙,而羅嚴克拉姆王朝征服了宇宙。
」
一部分的曆史學家的評語雖然不一定公正,但是,和即位前的政略及即位後的彈壓大相迳庭,和反曆史軌迹而行的魯道夫.馮.高登巴姆相較之下,萊因哈特的霸業倒是充滿了刺激人們羅曼蒂克心态的光彩。
自從一五歲上戰場以來,萊因哈特大概有七成的時間都奉獻在軍神的祭壇上。
他在戰場上的以及周邊的無數成功都是靠其本身的智略及勇氣締造出來的。
以前批評他為「驕傲的金發小子」的人們,不禁要對勝利女神明顯地偏愛他一事咒罵連連。
然而,萊因哈特總隻是命令女神給他與其力量相符的戰果,他從來不曾依賴過女神的垂憐。
萊因哈特已經證明了他自己是吃立於曆史上的名将,但是,他是否是一個明君則尚待時間的考驗。
他在任職舊銀河帝國宰相時所做的各種政治、社會方面的改革是很值得贊賞的。
曆經五個世紀之久,沈澱於曆史底部的腐敗及頹廢幾乎被他一掃而空,特權階級也因此被放逐到時間的墳墓當中。
大概沒有其他的統治者像他一樣,在短短的兩年之内完成那麽大的業績。
然而,對明君而言,最大的課題便是維系明君的聲名於不墜。
以明君的姿态出現而能不以昏君或暴君的結局收場者實在是少之又少。
一個君主在接受曆史的審判之前,必得先承受得住自己精神上的衰弱。
立憲君主可以把一部分的責任委交給憲法或議會,但是一個專制的君主所能依靠的,隻有他自己本身的才能、度量及良心。
如果是一個打一開始就欠缺責任感的人或許還比較好收場,倒是那種想當個明君卻屢遭挫折的人往往會成為最壞的暴君。
羅嚴克拉姆不是高登巴姆王朝的第三九代皇帝,而是羅嚴克拉姆王朝第一代的皇帝。
而在繼任者還沒有誕生之際,他應該也算是唯一的皇帝。
現在,「新帝國」不是依賴傳統及制度,而是靠著至高者個人的力量及人格聳立在曆史的激流中的。
這個基盤顯得太脆弱了,而企圖利用制度及血統使這個王朝強化及永續化,便是軍務尚書奧貝斯坦著眼之處。
這是一般人的看法。
皇帝已經知道連列肯普的死訊,但是,當他接到軍務尚書重新整理過的口頭報告時,仍然持續了短暫的沈默。
當氣氛沈潛下來時,這位眉清目秀的年輕人看來不像是病人或死人,倒像是用水晶雕刻而成的雕像一樣顯得有些無機質感。
不久之後,雕像發出了聲音,這使得他看來恢複了不少生氣。
「連列肯普原本就不是一個人格完整的人。
但是,他也不是罪大惡極至需要被強制緻死的男人。
我深表遺憾。
」
「陛下是不是想到要将罪過歸到某人身上?」
羅嚴塔爾冷靜但尖銳地問道。
他并無意批評萊因哈特。
身為統帥本部總長的羅嚴塔爾必須了解皇帝想把罪過委至何人身上,他好準備動員帝國軍。
是要追擊逃亡中的楊威利呢?或是要求束手無策、甚至任憑事态惡化的同盟政府,屢行「巴拉特和約」的義務?或者反過來要同盟政府去追擊楊呢?不管是做哪一種判斷,都已經超過純軍事的□圍了。
同時,羅嚴塔爾心中有一種希望年輕的主君能給他一個不平凡答覆的私人感情。
對於聰明、敏銳如他者而言,這也是一種難以整理的心理要素。
當高登巴姆王朝的權力結構看來還是屹立不搖,堅固不可侵犯的時候,羅□塔爾就和密友一起投效到萊因哈特的麾下了。
他們把自己的未來全權委交給沒有門閥背景,隻有二O歲前後的年輕人。
而這個選擇似乎有所回報了,羅嚴塔爾以三二歲的年紀就躍上了帝國元帥、帝國軍統帥本部總長的寶座。
當然,他本身也具有足以與其地位相符的才能及功績。
他在戰場上立下了無數的武勳,對羅嚴克拉姆獨裁體制及王朝霸權的樹立有著極大的功勞。
在這期間,他在戰場以外的場所也建立了很大的功勳。
兩年前,時值「利普休達特戰役」的末期,相當於半個萊因哈特的齊格飛.吉爾菲艾斯,為了保護摯友不被暗殺者所殺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時,大家都擔心萊因哈特會因為這場巨大的沖擊及悲哀而陷入人格崩潰的絕境中。
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之後,羅嚴克拉姆一黨卻面臨了最大的危機。
當時,采用了奧貝斯坦辛辣的策謀,主導打倒背後的敵人立典拉德公爵的行動者便是羅嚴塔爾和米達麥亞。
如果光是奧貝斯坦如此主張,恐怕是無法慫動其他的提督們的。
由於這次行動的決斷力及指導力,他們兩人□「帝國雙璧」□确立了自己光輝耀眼的寶石地位。
這些行動、功勳都在在增加了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巨星般的光芒。
關於這一點,羅嚴塔爾并不感到有任何的不平。
他心靈深處不穩的部分隻有在巨星的光芒出現陰霾的時候才會激烈地動搖。
或許是因為羅嚴塔爾希望他忠誠的對象是一個完美的人。
不管是羅嚴塔爾的自負或者是客觀的評論,羅嚴塔爾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