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
而且,實際上又能拖延多久呢?”
克納普斯坦在一月十日于伯倫希爾艦上召開的最高幕僚會議中這樣冷笑着批評。
根據綜合的報告推斷,同盟軍大概集結了約兩萬艘左右的戰力。
這個數字的确出乎帝國軍的意料之外,但是同盟軍的戰艦及宇宙母艦數量應該不多,所以火力必居于劣勢。
“這麼一來,隻要一戰就可以叫他們葬身在宇宙中。
四處不遊蕩喪失勝機的愚昧并不符合我軍統一宇宙的霸業。
”
年輕氣盛的拜耶爾藍漲紅着臉說道。
格利魯帕爾茲也探出了身子熱烈地加入了辨論。
“如果我們再浪費時間,或許就會産生讓現在處于流亡狀态的楊威利一黨再崛起的機會。
前幾年,蘭提馬利歐會戰之際就是因為他的蠢動使我們喪失了完全殲滅同盟的機會。
陛下,請立即下令我們作戰。
”
羅嚴塔爾和米達麥亞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為他們不覺得現在還需要唆使皇帝打仗。
問題是在于何處、以什麼方式來作戰。
即使同盟軍有兩萬艘的艦艇,但和帝國軍相較之下根本是以卵擊石,而且火力也遜色許多,所以他們一定會使用相應的詐術。
司令官好像是亞曆山大.比克古元帥。
他是去年在蘭提馬利歐星域中善戰而老練的用兵家。
帝國軍萬萬不能大意。
比克古在帝國軍前方布陣的消息是在十三日傳進來的。
此時伊謝爾倫要塞已經落入楊威利的手中了,但是這個消息還沒有傳到萊因哈特的耳中。
恒星的名稱叫馬爾.亞迪特。
距離去年比克古迎擊帝國軍而在敵軍大規模的兵力之前不得不吃敗仗的蘭提馬利歐星域隻有6.5光年之遙。
和蘭提馬利歐相較之下,這個星域的戰略價值較低,但是從戰術上來說,對帝國軍而言卻成了一個難題。
因為該星系的行星數量根本不可能計算出來。
直徑最大也隻有120公裡的小行星群形成巨大的行星帶,恒星則極為不穩定,表面不斷地爆發。
通訊因此受到相當大的幹擾,恒星風暴混雜着勢力和能量帶着微小隕石的亂流無秩序地運行。
兵力越大,指揮及運作也就越困難,這是帝國軍所得到的情報。
這種地理上的資訊幾乎都是從費沙航路局的資料庫得來的,光是取得這些資料就可以說是萊因哈特在軍事上無與倫比的功績了。
“那個老人竟敢選擇這種難以作戰的區域。
”
羅嚴塔爾和米達麥亞不禁咋舌。
當然,其中也包含了許多感歎的要素。
這大概是那個和帝國的專制主義持續奮戰達半世紀的老将最後的戰場了吧?他們看透了老人的智力和骨氣,不禁心中大表佩服。
“年紀那麼大還那麼有骨氣,實在值得贊歎。
”
缪拉低聲喃喃說道。
贊歎中雖然包含着軍事羅曼蒂克主義及感傷的成份,但是他們的心中卻絕對沒有誇張及欺瞞。
同時,他們也深刻感受到“那個老人藉犧牲自己的生命來鼓舞民主共和主義者們的精神。
”
這個感覺令他們不寒而栗。
當然這種感覺和昂揚感及充實感是不可分的,是軍人精神中的一種無可救藥的部分。
一道回廊像是扭曲小行星帶的帶子一樣貫穿而過,同盟軍就潛藏在這長92萬公裡,直徑四萬公裡的隧道狀的空間中等待帝國軍的來襲。
這個事實已經昭然若揭了。
同盟軍用行動來證明他們挑戰的态勢。
一月十四日。
帝國軍開始大舉入侵馬爾.亞迪特星域。
銀河帝國羅嚴克拉姆王朝第一代皇帝萊因哈特的兩眼中閃爍着蒼冰色的火焰。
他的鬥志甚至已經溢滿了毛細管的末端。
被後世稱為“其為人者,嗜戰”的因素,充滿了那被黑色和銀色的華麗軍服包裹、有着優美線條的修長身軀。
當這個身軀伫立于總旗艦伯倫希爾的艦橋時,帝國軍的将兵就如同看到了戰神和勝利。
“帝國雙璧”之一的米達麥亞在自己的旗艦“人狼”号上負責左翼的指揮工作。
在萊因哈特的身邊的則是統帥本部總長奧斯卡.馮.羅嚴塔爾。
完成驅使艦隊的行動、編成陣形、攻擊敵人、達成最大的效果脫離戰場等工作的速度沒有人能比得上渥佛根.米達麥亞。
這就是他被冠上“疾風之狼”名号的原因所在。
“動作神速,而且遵循理法。
”
這是奧斯卡.馮.羅嚴塔爾贊賞同事用兵之巧的評語,而他自己本身也受到同事如此的稱贊。
“攻守都近乎完美的境界。
尤其是能夠一邊審視整個戰局,一邊經營推演戰鬥的發展,這一點我連羅嚴塔爾的一丁點都不及。
”
帝國軍的右翼是“沉默提督”艾傑納一級上将,後衛由缪拉一級上将指揮。
他們都是具有承繼“雙璧”的武勳及才幹的名将,尤其缪拉更是讓敵手楊威利稱為“良将”的英勇軍人。
“我們就給同盟軍的老将一個适得其所的葬身之所吧!現在已不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活躍的時代了。
”
聽到年輕提督們的豪言壯語,羅嚴塔爾诘問道。
“說得容易呀!你們可不要被那個你們所說的白發老将給耍了。
”
榮任前衛的是已故雷内肯普的麾下,素有勇将之稱的克納普斯坦及格利魯帕爾茲兩員上将。
萊因哈特想把這兩個人培育成羅嚴塔爾和米達麥亞的後繼者。
雖說就是因為無其他可茲比拟的人物,所以才值得稱為“雙璧”,但是當他們成為軍隊的重心而從前線轉移到中樞時,即使繼任者隻屬第二流的人才,仍總得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