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這一年的九月一日,海尼森行星上發生了一椿事件,曆史上稱為“九月一日事件”或者“古恩.基姆.霍爾廣場事件”。
萊因哈特皇帝盡管在私生活方面暴露出其未成熟之處,但卻絲毫不影響他施政的公正和清新,現在的他仍然沒有改變,正由一位偉大的征服者朝向成為一位偉大統治者的方向邁進。
身為政府人物的萊因哈特,的确在政治的建設上充分發揮了他的才華。
與新帝國的新首都費沙之間,相距五千光年的行星海尼森,正由萊因哈特皇帝的全權代理奧斯卡.馮.羅嚴塔爾總督開始執政。
“新領土總督府”并非是恒久設置的機關,遲早都要和舊帝國領土一樣,納入内務省的管轄,确定為地方政府,而且政治與軍事兩權将采取分離制。
到那個時候,人類社會的統合就應該完全成立了。
“新領土總督府的權力與權限,在帝國的行政體系當中,顯得過于龐大,幾乎有些失去均衡。
将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安置在這個位置上,等于将他潛在的野心給突顯出來,在應該和平的土壤裡埋下争亂的種子,這不能不說是皇帝的重大失敗。
”
後世的曆史學家中,有人如是地斷言,但當時對于奧斯卡.馮.羅嚴塔爾是否一位有能力且強力的行政官這件事,并沒有任何人抱持着懷疑的心态。
他掌握着“新領土治安軍”這支人數達五百二十二萬六千四百名的軍隊的指揮權,有了這樣的武力作為後盾,他絕對可以有恃無恐地施行鐵腕的行政措施,但他的施政卻一直相當柔軟且富有彈性。
此處即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羅嚴塔爾的行政觸覺的确是非凡的,那就是他以極為徹底根本的形式,将過去自由行星同盟統治底下一直積存着的不公平全部予以糾正。
彈劾舊權力體制下之神聖領域的腐敗,對新體制而言是宣傳自我正義的絕好題材。
過去一些經常受到反政府勢力與新聞界猛力批評,但是卻一直未受到當先制裁的特權政治家、軍需産業經營者,共六百名左右,被總督府給一網打盡了。
如果以極端的觀點來看,這些處置僅是以儆效尤。
但是,羅嚴塔爾很清楚地知道,此時他所需要采取的手段,不是慢工出細活,而是快刀斬亂麻。
因此,這些嫌疑犯過去在民主共和體制下,以司法搜查為前提,将物證湮沒、采取法律武裝或收買證人這些手段,此時全部都失去了作用。
總督府憑藉着強權取締不法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在意什麼民主程序。
僅憑着總督親自簽署的一紙搜捕狀,即可強行展開搜查與拘捕,而且結果全部都是成功的。
嘲弄民主共和政治的罪犯們所犯下的罪,卻因專制政治的手法而受到制裁,這真是一個諷刺的結果。
羅嚴塔爾刻意将民主共和政治所不可避免的一個缺點“決定緩慢”,暴露在市怕眼前,并精心布局,讓市民從實際效果上,來認可帝國的支配。
這一切的措施到此為止,看來幾乎是完全成功了。
然後在九月一日那一天。
自由行星同盟的政府以及軍隊雖然都已經解體了,但是相關人員和後備軍人在這一天集結起來,舉行自主性的聯合慰靈追悼會。
羅嚴塔爾僅給予集會的許可,本身則沒有出席,也沒有緻任何的祝詞,因為他的個性一向讨厭假惺惺地裝模作樣。
就連特留尼西特也沒有出席。
超過二十萬名的參加者,幾乎都是默默無名的人們,一名下級将領主持追悼會并緻辭。
如果集會的事态能夠按照這個會場的負責人,也就是總督府民事總長艾爾斯亥瑪的原定計劃,那麼這個集會應該是以一個和平的佘典來閉幕的。
但是有些人卻不這麼希望。
光以二十萬名群衆這個數字而言,就足以形成一股對抗秩序與整頓的勢力了。
羅嚴塔爾過去可以完美無瑕地指統禦以一百萬名為單位的将兵,但是控制群衆則又是完全不同的問題。
查閱總監貝根格倫上将,在總督的授意之下,派出二萬名武裝士兵,配置在會場的周圍擔任警備。
事實上,總督本人和查閱總監,都感覺到自己這樣的處置太題大做,但出動到現場去的士兵們,卻不見得是這樣想。
“每隔一秒鐘,就感覺到群衆的敵意逐漸地升高。
我們最初的陣形是散開的,可是卻開始逐漸地集中到一個地方。
”
後來如此證言的士兵并不隻有一個人。
當時追悼儀式就在他們的不安中進行着,不久水後,呼聲從四處升起。
“楊提督萬歲!民主主義萬歲!自由永存!”
這種呼聲當中,含有過多的情緒成分,如果讓生前的楊聽見的話,大概就閉着嘴,對尤裡安.敏茲聳聳肩吧。
但是在狂熱的群衆當中,能夠像楊這樣堅持理性的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二十萬的狂熱融合起來,便逐漸形成巨大的感情波濤,歌聲随之響起,那是自由行星同盟的國歌。
“ ̄ ̄朋友啊、總有一天,讓我們打倒壓迫者,在解放後的行星領土上,高高豎起自由之旗 ̄ ̄”
自由行星同盟的國歌,原本是為了要抵抗高登巴姆王朝的專制政治,所作詞譜曲而成的反抗歌曲。
再沒有其他的歌曲,可以像這樣把人們精神的情緒高漲,提升到狂熱境界的了。
“從專制政治黑暗的另一方,讓我們用手把自由的黎明喚進來吧 ̄ ̄”
群衆的狂熱與陶醉愈來愈激動,帝國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