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嶽家軍,嶽家軍最主要的戰役是郾城大捷,離開封已經很近了。
當時的金軍統帥是評書裡老說的人,叫兀術,也叫金兀術或完顔兀術。
完顔兀術是金國當時皇帝的叔叔,太祖第四子,封梁王都元帥,等于是金國軍隊的總司令。
他率大軍南下,在郾城跟嶽家軍主力遭遇。
宋軍跟金軍、遼軍打仗老失敗的重要原因是宋朝隻有步兵,而遼、金都是騎兵。
平原作戰騎兵打步兵就是玩玩兒,除非在山區。
完顔兀術的部隊是3000鐵浮屠、15000拐子馬,鐵浮屠就是鐵塔,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就是塔。
3000鐵浮屠就是重甲騎士,跟歐洲中世紀的騎士似的,人馬都披重甲,人就露着倆眼,馬就露着尾巴和四個蹄,為了沖擊起來的力量大,還把五匹馬拴在一起,沖鋒的時候一塊兒。
馬上騎士手持長刀大斧狼牙棒,攻擊力是非常驚人的。
打仗時一般是3000鐵浮屠正面沖擊,15000拐子馬左右兩翼包抄。
拐子馬就是輕騎兵,人馬都不披甲,精于騎射。
北方民族很少跟漢族的士兵打肉搏,他們不這麼打,主要靠弓箭狙射和馬的沖擊力自然把你幹掉。
比如平端戰刀,馬往前一沖,那個速度十分快,快到揮刀都不用揮,隻要拿穩了刀就好,一行腦袋相當于自己湊上來給你切的。
原來宋軍遇到這種對手無計可施,隻能被人宰殺。
後來嶽飛一看,這好說,你不就是騎兵沖擊力嗎。
我們挖壕溝,挖反坦克壕,一道一道壕挖起來,然後把金軍引誘到既定陣地,等金軍開始沖鋒,一沖發現這有溝,趕緊勒馬,一勒馬速度沒有了,壕溝裡藏的宋軍馬上用麻紮刀砍馬腿。
由于五匹馬綁一塊兒沖的,所以隻要砍掉一條馬腿,五匹馬全倒。
鐵浮屠那一身盔甲好幾十斤,倒下就起不來。
馬本身還有幾百斤呢,一倒能把人壓死。
所以如此一來,鐵浮屠、拐子馬幾乎是全軍覆沒,金軍無敵于天下的神話就被打破了。
趁着這個形勢,宋軍繼續進攻,準備收複開封。
當時中原父老給嶽飛敬酒,嶽飛說:“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不着急這酒留着喝,我去系統裡把他個CPU拆了再和你們慶祝。
結果這個時候想得好,沒搗成,宋高宗命令嶽飛班師,解除兵權後殺害。
宋高宗為什麼要把嶽飛給殺掉呢?他那叫“外患未滅先懼内憂”,就是害怕抗金力量的壯大對他們的統治不利。
嶽飛那麼得民心,萬一打完金國回頭一回馬槍,把宋也給挑了,那不是養虎為患。
這個事情看起來很荒誕很缺心眼,但一結合北宋初年的政策就很好理解了。
北宋初年自太祖皇帝以來,一直對待武将是不信任,不給兵權的。
在北宋皇帝眼中,每一個武将都是潛在的反賊,不能給他兵權。
重文輕武,守内虛外,要保持這樣一種局勢。
結果現在嶽飛的部隊居然被稱為嶽家軍,你不是趙家軍這個就太可怕了,兩家人能好嗎。
而且嶽飛的部隊嶽家軍占了宋軍幾乎一半,宋軍當時40萬,嶽家軍就占了20萬,要造反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特别是高宗皇帝在南渡初期經曆過多次的武将造反兵變,比如郦瓊叛變,帶4萬多人投降僞齊,所以他對武将的不相信更是根深蒂固,由來已久。
嶽飛這個人可能沒受過正規的教育,不太懂得跟君主打交道。
有才能的人往往脾氣比較大,嶽飛脾氣就比較大,有一次上朝,他跟皇上說,早立太子,東宮虛懸不好。
皇上還不到30歲呢,春秋正盛,着什麼急立太子?皇上非常不高興,說這種事不是你應該說的,你武将不該管這個,宰相都不管這事你管得着嗎,打你的仗去。
嶽飛一聽,你不聽我的,爺不玩了,退休不幹。
皇上就派人請他,對不起我說錯了你回來吧,一次兩次老幹這個,皇上可不是生氣了嗎?
原來是國家如危卵的時候用用你,現在金軍被打得節節敗退了,金也知道宋朝的厲害了,而且關鍵是宋朝能打的武将也不止嶽飛一個,韓世忠、吳玠、吳璘,這些人都特别能打。
尤其吳氏兄弟鎮守陝西,金軍根本别想從那兒進四川,非常厲害。
這樣一來嶽飛就被剝奪了軍權,被殺掉了。
表面上是秦桧害的,實際上是宋朝皇帝的授意。
因為如果真要讓嶽飛把金給打敗了的話,徽宗雖然已死,欽宗還活着哪,嶽飛直搗黃龍,那有可能被金人綁架的宋欽宗就送回來了,欽宗要是給送回來,高宗怎麼辦啊。
後來宋金議和的時候,宋跟金說,你把我爹的遺體還給我,把我媽還給我,根本就沒提出他哥的事。
當時金國的看守都給宋欽宗從井裡撈出來了,給他蓋房,對不起啊,别跟我一般見識,等你回去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