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的旗号暴動,因此忽必烈親自出馬,最後努了一把力,勸他投降。
文天祥一身布衣就被帶到了宮殿上,見了忽必烈之後隻作了個揖,沒有下跪,然後就背對着忽必烈坐在地上了。
忽必烈很無奈,讪笑了一下,先生何求?但求速死!忽必烈一看他鐵石心腸勸不動,于是下令在柴市處死文天祥。
文天祥臨終之時問劊子手,哪裡是南方,劊子手指給他看,文天祥向南方拜了三拜,我事已了,你可以動手了。
壯烈殉國。
文天祥可以講是孟子講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這種完美人格的典型,是中國人儒家思想最好的實踐者,這個人絕對應該是神。
元人不學好
1279年元朝完成了中國的統一。
元朝統一時,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台灣、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治範圍之内。
史籍記載元朝的疆域:東盡遼左,西及流沙。
北逾陰山,南越海表。
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漢族文人可能地理知識也不特别健全。
北逾陰山,陰山在内蒙古,内蒙古一過再往北就到北極圈了,元朝的領土上你能看到北極熊嗎?元帝國極盛的時候,大概有2千萬平方公裡,相當于解體前2240萬的蘇聯。
如果算上以俄羅斯為中心建立的金帳汗國,中亞新疆的察合台汗國和西亞的伊兒汗國,大概蒙古人占了4千萬平方公裡。
這三大汗國後來跟元帝國本土的聯系就越來越少了,到第二代、第三代汗的時候就伊斯蘭化了,肯定是被當地民族給同化的。
元朝疆域的廣闊表現在漢人到邊疆,邊疆各族遷入中原。
注意,這不是雙方交換場地。
漢族人去邊疆估計是被強制拆遷或者流放的,邊疆各族遷進中原是因為中原好,我們打下天下就得坐天下。
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屬于第一等,二等人叫色目人。
色目人的意思不是說眼珠跟咱們不是一個色,是各色各目,包括欽察、唐兀、阿速、圖八、康裡、畏兀兒、回回、乃蠻、乞失迷共31種,可能也有同名重出或異譯并存之誤。
後來規定,除漢、高麗、蠻子外,俱系色目人。
馬可波羅為什麼做揚州的達魯花赤,他一個外國人都能做揚州市委書記,因為他是色目人。
漢人是第三等,就是原來的金統治區各族人。
而原來的南宋統治區各族的人叫南人,南人就是第四等。
“蒙古人與漢人争,毆漢人,漢人勿還報,許訴于有司。
蒙古人紮死漢人,隻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給死者家屬燒埋銀子即可;漢人毆死蒙古人,則要處以死刑,并斷付正犯人家産,餘人并征燒埋銀。
”南人不許習武、不許打獵,不許結社,漢人、南人組成的軍隊不得在長江以北駐紮,兵器是木頭的,打仗的時候才給你發金屬兵器。
為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統治者大肆搜刮民間兵器。
漢人、南人民戶所有的鐵尺、鐵骨朵、帶刀子的鐵柱杖,概皆沒收;民間各廟宇中供神用的鞭、筒、槍、刀、弓箭、鑼鼓、斧、钺等物,也均在被禁用之列;就連農家生産上用的鐵禾叉也
嚴以禁用。
至元五年規定:不成副的铠甲,
“私藏全副铠甲者處死;私藏者杖五十七;私藏槍或刀弩者夠十件之數的處死;私藏弓箭十副者處死”(每副弓一張,箭三十支)。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将漢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分為三等,下等的銷毀,中等的賜近居蒙古人,上等的貯于庫。
所以元朝是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
它如果像現在那些禦用的曆史學家吹噓的那麼好,他能90多年就滅亡嗎?清朝吸取了他的教訓,漢化程度就比他要高得多。
忽必烈有點漢化,但也隻是粗通漢語,忽必烈的兒子皇太子真金傾心漢化,但忽必烈老東西80多該死了還不死。
所以漢族的儒臣們就着急,這些人就想了一個臭招,給忽必烈上書,你該退休了,讓位給真金太子,真金太子身負人望。
忽必烈寵信那些色目商人,這些人能斂财,而色目人又是漢族儒臣最看不起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