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府全在外地,這朱氏子孫在外地待着置産業,兼并農民的土地。
比如說,明神宗萬曆皇帝,他本身就貪财,沒事兒在皇宮裡挖一個大坑,埋銀子,他最寵愛他的兒子——福王朱常洵。
他把朱常洵封到洛陽做福王,一次就賜給他四百萬畝土地,河南一共封給他四百萬畝。
朱常洵跟他爸爸一樣,最後三百多斤一大胖子,結果李闖打洛陽的時候,洛陽的守将就跟朱常洵說,現在這個闖賊圍攻洛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您那麼多錢,估計他們家上億兩銀子的财産,您能不能拿出點錢來犒賞将士,将士們好跟闖賊玩命。
朱常洵說我們家沒錢,我們家窮着呢!就有點舊家具,我賣了犒賞将士吧!氣得那個守将說您拉倒吧!一開門投降李自成了。
然後李自成一進來,朱常自你不是貪财嗎?行!這回讓你貪個夠,把金子燒化了,順嗓子眼兒往裡倒,
就給他燙死了,燙死了之後就把朱常溝給剁巴剁巴,他不三百多斤嘛,正好剁巴剁巴!然後和着鹿肉,他是福王,那兒是鹿肉往下分。
剁完了一塊,他的肉和跟鹿肉一塊分給大家吃,叫福祿(鹿)宴。
老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你弄得我們大家都沒活路了。
所以這些王爺,全死了。
尤其到了清朝,清朝表面上對明朝皇室很優待,給祟幀皇帝建陵什麼的,實際上逮着明朝王爺就得給弄死,朱氏子孫差不多都給殺光了,這些王爺占的地現在都在老百姓手裡,所以康熙爺宣布更名田,原來是福王的名,這個田,現在誰種是誰的,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所以為什麼農民擁護清朝,聖天子,太聖明了,同一個民族讓我們沒法活,還是異族讓我們活的不錯,那我們幹什麼不擁護異族?所以中國人沒有這種觀念,誰讓我活下去,我就擁護誰,老百姓都這樣。
美國打薩達姆你急什麼勁,你為了保衛薩達姆拼命,你不短路了嗎?你的命那麼不值錢?薩達姆給你什麼了?所以老百姓就是非常實在的。
更名田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第三,康熙爺規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人頭稅。
以康熙50年起作為固定人丁稅,康熙50年,你們家10口人,從康熙51年開始,你們家就交10口人的人丁稅,到康熙60年,你們家18口了,還交10口,我們家剩7口了怎麼辦?我要也再交10口不就虧了嗎?我們家人口越來越少就越來越虧,這兒看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第四,世宗雍正皇帝一上台,雍正推行攤丁入畝。
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人頭稅就廢除了。
人頭稅從世宗皇帝的時候就不要了。
這個錢也沒多少,三百三十五萬兩,朝廷當時稅收入四千萬,占不到十分之一了,所以咱就不要了,就跟咱們現在農業稅不要了一個意思,一共兩千個億,還沒有公款吃喝的錢多呢!要它幹什麼?不要了。
自由市場的錢不也不收了嗎?自由市場那個什麼管理費也不收了,150個億,一年才150個億,開場奧運會多少錢?你何必跟這些窮苦人收,所以這個錢也不要了。
這個錢你不要了以後,大街上擺攤的就少了,我犯得着在大街上沐雨栉風嗎?我進大棚了。
地丁銀不要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進一步松弛,隐
蔽人口現象減少。
你原來藏着掖着不就是怕朝廷收稅嗎?現在不收稅了,所以這一下隐蔽人口的現象就減少了。
哥們兒不要錢了,生吧!康熙即位的時候,全國的丁額是2100萬,不是說人口,有好多不懂行的寫中國是2100萬人口,不對!丁額是2100萬,那就是說還能算上老弱病殘,估計有個4000萬,康熙駕崩的時候已經過億了。
乾隆20來年的時候,就2億了,到乾隆駕崩的時候,已經3億了,到道光那會兒4.1億,占世界人口的40%多。
全世界10億,中國4.1億,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更自豪,你現在不是占20%嗎?那時候就已經占40%。
所以中國的巨大人口壓力,從那時候就開始形成了。
攤丁入畝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不要錢了,沒必要藏着掖着。
隋朝4600百萬人,到唐朝一下變成1200萬,相當多的人就是藏起來了,漢朝更是如此,5300百萬人,然後到曹操的時候,剩700萬,我的天!原子彈也沒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