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個是搞房地産的,剩下十幾個是賣假藥的,什麼腦白金啊,什麼鼈精了,是幹這個的,沒有一種是像比爾.蓋茨這種幹高科技的。
這個房子,你買的時候隻花了三千,賣的時候一萬五,賺多少啊,這個房價達到了20年以後才應該達到的水平,入均兩萬美元應該達到的水平。
現在北京市一個月掙兩萬是高薪了,二環之内,你隻能買一個馬桶。
一平方米兩萬,這不就是一個馬桶嗎?原來能買一個廁所,現在一個馬桶,連一個澡盆都買不起。
澡盆一平方米擱得下嗎?你兩萬塊錢在北京,一個月掙兩萬,買個一平米,這不是開玩笑嗎?這個房價就是炒的,“以末緻财,以本守之”,那些個土财主給炒的。
山西的、浙江的土财主就都來了,都拿着錢,一下子就上來了。
這個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産,有了錢就幹這個。
為什麼山西老礦難,老出事啊,土财主拿錢幹這個了,他不會說想着去改進工人的安全、煤礦的安全、先進的采煤技術啊,他不會幹這個。
這個賊礦主心比炭黑嘛。
封建國家設立關卡,對商品征收重稅,嚴格限制手工業生産規模,政府不支持你發展手工業,沒有政策,所以嚴格限制這種規模。
朝廷實行閉關,禁止或限制海外貿易。
不是說沒有,但是這個規模是非常小的,有限的。
所以這個造成對外無交流。
為什麼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無市場,無資金,無政策,無交流。
本國不行的話,你往外國發展也行啊。
賺洋人的錢也不行啊?不行,不允許,不允許民間私自跟外國人交往,隻能是廣州一地通過13個洋行,這是等于官辦性質的洋行,跟洋人買賣。
洋人要跟中國人做買賣也必須通過13行,不能跟中國的商人私下進行交易。
所以《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銀元,這2100萬銀元是什麼錢呢,商欠600萬,鴉片煙600萬,軍費900萬。
這個鴉片煙這600萬不應該給,那個軍費那900萬不應該給,商欠那600萬就應該給人家,是曆年13行欠的錢。
我收的洋人貨不給錢,你告,你告我,我是誰啊,我正五品,你告我,現在人家老大來了,你乖乖地給人家,你曆年跟人家做生意,你欠人家的錢,所以這個東西是不平等條約,不平等條約裡面的規定并不一定都是不平等的。
外國公使進北京,他該進北京,兩國建立外交關系,你不讓人家使節進北京哪行?你該進北京。
不能說咱們跟法國建交了,跟法國遞國書,你找那個臨省的省長,這個不合适。
那時候都找兩廣總督,你兩廣總督,你地方官憑什麼管國家外交的事情?所以中國當時,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始終是萌芽狀态,就因為政府的重重阻撓。
說穿了就是因為中國幾千年一直奉行這樣的經濟政策——重農抑商。
咱們講商鞅變法的時候,重農抑商有積極意義,有進步意義。
到這個時候明顯對中國的經濟也好,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了,雍正皇帝就明确這麼講嗎?“市上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中少一耕稼之人”,“朕觀四民之内,士之外農為最重”,士農工商。
所以你不能做工,不能去經商,都給我老老實實種地,種地一輩子不出村,這多好管啊。
所以說朝廷重農抑商,你這個商業根本就甭想發展起來,你資本主義經濟根本就甭想發展起來。
明清時期商業的繁榮。
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
第一,比如說中國傳統商業。
傳統商業有兩大商邦組織:晉商、徽商。
一個是山西,一個是安徽,他們把貨物販向全國。
晉商一直到恰克圖,到俄羅斯做買賣。
第二,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最大的商貿城市。
說明中國的商業還是跟政治靠得很近,靠近政治中心的。
政治中心是商業的一個中心,還是這個意思。
第三,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江浙地區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興起,原來就是一個小村,因為工商業發達,慢慢變成了市鎮。
這種趨勢明清的時候開始出現了,尤其是在江浙地區,這些紡織啊什麼的就很多。
再往下就是中國古代的城市化,這個農村變成城市,這個是講中國的内部經濟,對内的經濟的這種特點,商業的特點,對外經濟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