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異族終結者(清) 8、改土歸流是主流

首頁
    的,所以這三個人都被加封王爵。

    在中國古代兄弟叔伯子侄可以封王,皇帝的兄弟叔伯子侄,他小舅子不行,他外甥也不行,必須得是與天子同姓。

    那這幾位,甭說不是跟天子同姓,都不同族。

    所以這三個人被封王,平南王、定南王、靖南王,封了這三個王,很特殊。

     後來吳三桂歸降,吳三桂的功勞就更大了,如果沒有吳三桂開城納款的話,就沒有大清入主中原,所以他被封為平西王。

    後來定南王孔有德在跟張獻忠餘部作戰的時候殉國,四個漢人的王爺就變成了三個。

    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孤苦伶何,被孝莊文皇後收養,封為和碩公主。

    這是清朝唯一的漢族公主。

    大清入關之後,因為八旗兵力畢竟有限,江南潮濕水熱,八旗兵也不适應,于是就讓三個漢族降将,鎮守邊陲。

    耿氏守福建,尚氏守廣東,吳三桂鎮守雲南。

    結果他們勢力太大,對中央集權構成威脅。

    天下财富半入三藩,一年三藩要花一千萬兩銀子。

    朝廷才兩千萬,它花一千萬,自己委任官吏,自己招募軍隊,這不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嘛。

     聖祖爺繼位之後,他在柱子上寫了三件事兒,他念念不忘的三件事兒,三藩、台灣、河工,一個是平三藩,一個是收台灣,再有一個就是修黃河,寫了這三件事兒。

    聖祖爺沖齡踐祚,8歲承繼大統,天縱聖明,16歲擒鳌拜親政。

    20歲的時候削藩,這三藩就反了。

    當時耿氏已經是傳到兒子輩了,尚氏已經傳到孫子輩了,隻有吳三桂還是他本人,老家夥比較能活。

    叛亂之後一開始說反清複明,他這個反清複明明顯是扯。

    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桂王朱由榔,就是被他從緬甸逮回來,然後在昆明十字坡用弓弦勒死的,等于末代皇帝是你勒死的,你還反清複明,所以他這個反清複明沒什麼人相信。

     隻有台灣那個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派了點兒兵,騷擾一下福建,讓大清給打回去了,也就不了了之。

    朝鮮想起兵響應吳三桂反清複明,但是兵還沒等練出來呢,吳三桂就失敗了。

    這樣一來,聖祖爺平定三藩曆時八年。

    三藩一平定,就為大規模地改土歸流創造了條件。

    在後來世宗雍正皇帝在位的時候,雍正皇帝就是大量委派流官,代替了土司,等于雍正皇帝時候的改土歸流基本上完成。

    到了清乾隆年間,四川的大小金川彜族叛亂,乾隆爺又調兵平定叛亂。

    你們今天如果去香山植物園看到裡面有很多碉樓,就跟汶川地震震塌的碉樓相似,那裡有那麼多碉樓就是當年為了平定大小金川。

    因為大小金川主要是羌族、彜族,他們這幫人住碉樓,清軍将士不會打,所以在那一比一的比例,建了碉樓,然後搞軍事演習用。

    檢閱西山健銳營靠軍事演習,包括團城演武廳,都是當年為了練兵。

    好幾個旗都在那。

    八旗在那邊駐防。

     改土歸流,加強了清朝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割據紛争的狀态,促進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