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攝政、關白,就相當于宰相,開始了日本兩百多年的攝關政治。
攝關政治的時候,地方諸侯并起,建立莊園。
莊園都需要人保衛,這些人就是武士,武士需求量一多,力量也就越來越大。
公元1192年,日本武士首領源賴朝強迫天皇封他為征夷大将軍,建立幕府,日本就開始了幕府時代。
第一個幕府叫鐮倉幕府,設在離今天東京不遠的鐮倉地區。
當年忽必烈打日本,就是對付的鐮倉幕府。
日本天皇變成了擺設。
1192年到1333年都是幕府時代,1333年正好是中國的元朝,也就是它從中國的1192年南宋開始,到元朝完。
這個幕府很短,然後日本進入南北朝時代。
因為日本天皇對大權旁落不滿,所以利用鐮倉幕府衰落的機會,日本天皇對抗鐮倉幕府,後來鐮倉幕府就滅亡了。
鐮倉幕府滅亡的過程當中,鐮倉幕府的大将足利尊氏建立了室町幕府,這個室町幕府又扶植了一個天皇,等于兩邊天皇對着幹,就形成了日本的南朝和北朝。
這個時候相當于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很多戰敗的武士商人海盜,開始騷擾中國沿海。
隻不過是那會兒中國國力強盛,這些海盜很快就被打回去了。
到了室町幕府第三代将軍,足利義滿時期,完成了日本國的統一。
然後明朝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
咱都不知道日本有天皇,足利義滿給中國的皇帝上書的時候,也是“臣日本國王源義滿”,這麼寫的。
足利義滿在日本的長崎公開處決了幾十名倭寇。
這樣的話,倭寇就銷聲匿迹了。
結果沒想到到室町幕府末年,室町幕府不穩,日本進入到戰國時代。
今天你看日本出的遊戲,講的都是戰國時代,英雄輩出的時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武田信玄全是那幫人。
日本進入到戰國時代,本來就是一個彈丸小國的日本,分成66個彈丸厮殺,還不包括北海道,隻是本州四國九州,66國在那打。
打敗的人,就跑去騷擾中國沿海了。
戰國時代就相當于中國明末,而這個時候明朝的國力已經衰微,無力對抗倭寇,所以倭寇猖撅,北起山東,南到廣東,整個全線在鬧倭寇。
而此時第二個原因是,明朝中期,朝廷誤以為“倭患起于市舶,遂罷之”。
私人海外貿易受到嚴厲管制。
朝廷認為倭寇是因為私人海外貿易給招來的,所以倭寇在我們今天看起來,史學家現在新的觀點看法,他可能更像是一種武裝走私集團,談不上日本侵略軍。
首先他們就不是日本政府的行為,這個要弄請楚。
有的人為了煽動中日民間仇恨,說日本曆史上就侵略過中國,比如說倭寇。
那個不算,不是政府組織的,況且當時日本也沒政府,66國正忙着打仗呢!哪有工夫騷擾中國,沒事騷擾你幹嗎,所以那都是私人行為。
另外,現在很多史學家看,這不是侵略戰争,可能就是一種武裝走私,走私不了,能賣我就賣,賣不着我就搶。
後來可能一看,能搶,我幹嗎帶東西來,我就直接搶就完了。
所以這一搶,朝廷認為,倭患起于市舶,遂罷之。
問題是你這一罷更麻煩了。
福建、浙江,今天你到國外看,最多的就是這兩省人,他從唐朝就偷渡,你不讓他偷渡有天理嗎?我那個地方我不偷渡,我沒法活。
全是山,全是鹽堿地,你讓我種地,種個毛。
地狹人稠,我不偷渡出去怎麼辦?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時候就在東南亞謀生,那會兒要什麼護照、簽證,現在你跟我要簽證,有天理嗎?他們曆來如此,現在你不讓他出海,那他沒法活。
我以海為田,以船為家,你讓我種地不會,從來沒學過,再說這鹽堿灘種什麼能長?我隻有打魚販賣,所以你不讓我出海,我想來想去,你的意思就是逼我當倭寇。
這樣一來在倭寇裡面,就形成了兩分真倭,八分假倭,或者一分真倭,九分假倭。
十個倭寇裡面九個是中國人。
那個時候你要記住,談不上漢奸,是日奸,日本人是給中國人打工的。
那會兒日本不如我們,不是說我當倭寇就成了漢奸,而是我雇小日本去給我做買賣去,殺人越貨,我幹這個。
中國人等于就是老闆,真正倭寇的頭目,汪直、徐海全都是中國人,汪直是安徽的,但是巢穴安在日本的平戶島。
倭寇的巢穴在日本,老大都是中國人。
因為日本倭寇武藝高強,所以我中國倭寇雇用他們來幫我斂财,這才組成了那種組織,最後倭寇裡有漁民,有落第的書生,有老科舉考不上的倒黴蛋,有退休的官員,什麼人都有。
一幫日本人又不會說中國話,怎麼搶,所以大部分是中國人的倭寇集團到中國來才熟門熟路,哪兒有錢,哪兒兵力防守虛弱,都有人勾結。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出現了一個牛人,戚繼光。
牛人戚繼光
戚繼光這個人牛,牛到什麼程度?他們家建立明朝有功。
世襲山東省煙台市城防司令,他17歲就擔任了這個職務。
17歲登州衛都指揮佥事,煙台城防司令,然後他站在城牆上眺望大海、心潮澎湃:“雲護牙鑒滿,星寒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你封我當官我不覺得高興,隻要國家穩定四海安甯我才爽。
所以朝廷一看,滿足你的要求,你不願意當抗倭嘛,你去吧!18歲還沒成人宣誓,就以參将銜赴浙江抗倭。
第一仗就給戚繼光上了一課,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