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落魄挨打奈何天 3.太平城裡太平軍

首頁
    道光病逝後,奕詝即位,改年号為鹹豐,封奕為恭親王。

    鹹豐之所以在親王爵位前加一個恭字,自然希望這位深受父王喜愛的弟弟對自己也能恭敬服從。

    鹹豐對奕感情很複雜,一方面對其另眼相看,曾經把京城最好的一座宅邸賜給奕,一方面對他頗為提防,基本上鹹豐在位的這些年,恭王就閑廢着,今天讓他掃墓,明天讓他守靈,整天幹這個。

     現在外敵打到這兒了,兵臨城下,皇帝自己跑了,讓弟弟去頂,多少有些不地道。

    鹹豐死前,還留着一手,找了八位大臣看着他,所以後來為什麼恭親王跟慈禧聯合起來發動政變,把這八大臣給幹掉,跟這個事是有關的。

    皇帝歸天,儲君年幼,怎麼着應該叔王輔政,你弄八個不相幹的人(死了三個),雖然其中有幾個遠親皇族,你都不用我,這就不合适了。

     劫難的中華 攻占了北京城的英法聯軍,焚毀了圓明園,那聯軍是焚搶,圓明園可沒毀,不過确實是經曆了一大劫難。

    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搶後,英國《泰晤士報》稱:“據估計,被掠奪和破壞的财産,總值超過600萬英鎊,在場的每個軍人都掠奪很多,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後,誰也不知道該拿什麼,為了拿金子,而把銀子丢了;為了拿鑲有珠玉的首飾和寶石,又把金子丢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琅器,因為大得不能運走,竟被打碎……”搶劫一空的圓明園最終還被英法聯軍焚燒殆盡,據當年目擊者的記錄,接到焚燒命令後,頃刻間,就看見重重煙霧由樹林裡蜿蜒升騰。

    不久,縷縷的煙集合成彌天烏黑的一大團,萬萬千千的火焰向外爆發,眼青雲黑,遮天蔽日。

    看1870年的圓明園照片,尤其是西洋建築,還都存在。

     圓明園經曆了三劫,火劫,石劫,土劫。

    第一樁是火劫,始作俑者是聯軍,石劫就是咱自個兒人幹的,圓明園一荒廢就沒有護軍把守,誰家蓋房子都從裡面拉石料,台階、華表全給拆走,一點不留都給端了。

    19世紀末,土劫,老百姓進行開荒,圍湖造田,圓明園就徹底給毀了。

    圓明園是誰的,是皇上的,不是中國的,不搶白不搶。

    家天下就會出現這種結果,化國為家,老百姓就沒有國家概念,這是你們家的,我搶一點是一點,沒有人覺得是在保衛我的國家,我的民族。

    聯軍搶完了,老百姓大着膽子進去,拿吧,也沒人管。

    英法聯軍搶劫并焚毀了圓明園之後,強迫朝廷簽訂了《北京條約》。

    27歲的奕,對于外交事務全無經驗,卻也不得不在皇城下,處理一個王朝的命運。

    條約第一承認《天津條約》有效,第二增開天津為商埠,第三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第四準許華工出國。

    英法兩國估計缺人缺瘋了,打起了華人的主意,華工出國幹嗎?做苦力、奴隸。

    很多小夥子晚上一人在街上走,後面一棍子麻袋一套,一睜眼在船上了。

    拿那個烙鐵,燒紅了給你胳膊上燙一個P,秘魯,燙一A,澳大利亞。

    所以現在那邊定居的華人,說我們家四代定居在美國,都不會說漢語了,那第一代不是P就是A,都是這麼來的。

    尤其是美國修鐵路,大西洋通到太平洋的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個華工的冤魂。

    中國人聰明能幹,一教就會,所以幹活都用中國人。

    賠款增加,英、法軍費各增至800萬兩,恤金英國50萬兩,法國20萬兩。

    《北京條約》簽字不久,英法聯軍便離開北京,因為這次令恭親王難堪的簽約之緣,英國從此竟緻力于支持由恭親王為首的對外和平妥協派。

     戰争期間,俄國趁火打劫,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19世紀的50年代末到80年代吃掉150多萬,民國初年在政權更疊時,占唐努烏梁海、科布多又是17萬。

    現在俄羅斯的圖瓦自治共和國,獨立的外蒙古,共計160萬平方公裡土地也被俄國劃走。

    中國在近代史上就損失土地300多萬平方公裡,占中國陸地表面積的1/4。

    中國的版圖原來像一張秋海棠葉,被北邊的熊咔咔一啃,就變成瘦雞一隻了。

     上帝愛瘋狂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廣東花縣人。

    他爹是鄰近諸村的保正,家裡薄有田産,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在當地是好的。

    他有兩個哥哥,三兄弟中唯有他讀書求功名。

    洪秀全7歲入本地私塾讀書,從13歲考到30多歲,考了四次,都未能考上秀才。

    洪秀全學問太陋,總是達不到小學畢業水平。

    1857年太平天國刊印頒行的經典官書之一《天父詩》,收選了500首天王大作,其中476首是洪秀全進入南京頭三年中寫給後妃的,叫妻妾宮女們背誦。

    我們可以學習一下天父的詩,是洪天父訂的“十該打”條規: 服事不虔誠一該打。

    硬頸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