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林則徐充軍伊犁。
實際上朝廷幾年之後就把他召了回來,林則徐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撫,最後死于剿滅太平軍途中。
林則徐被認為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廣東設立驿館,組織編譯《各國律例》和《四洲志》,為了對抗西方戰艦,林則徐提議建設新式海軍。
可惜這些都沒有付諸實踐。
林則徐去世時,鹹豐皇帝剛剛繼位,鹹豐帝很看重他,對于他的離世無比悲痛,親題挽聯,把他比作諸葛亮,谥号文忠。
影片中,林則徐被充軍時,親朋好友去送行,路遇力主同英國人簽約的琦善。
琦善因為同英軍簽約,回頭也沒落得個好下場,被定為賣國賊,也被充軍。
林則徐上前跟琦善打招呼,琦善見到林則徐就放聲大哭,說你看少穆,你充軍落一個民族英雄,你看我弄一個漢奸的名聲,我哪說理去,都是為皇帝盡忠啊。
林則徐就安慰他,說我這一去就再沒有機會見到皇上了(他後來做地方官确實就再也沒有機會見到皇上),但是因為你是宗室覺羅,你還有見皇上的機會。
如果你再次見到皇上的話,林則徐說着就從自個兒車上抱出一個地球儀,交給琦善,說麻煩你把這個交給皇上,告訴皇上當今世界群雄并立,不能再做類似于天朝上國的迷夢了。
所以林則徐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認識到中國當時在很多地方,已經落後。
在鴉片戰争不久後的1865年,西方鐵路之父麥克唐納?斯蒂芬在金碧輝煌的皇宮琉璃瓦下,向龍椅上的同治小皇帝提出一個發展中國鐵路的宏大計劃:以揚子流域的華中商業中心—漢口為出發點,修建一條東通上海,西至四川、雲南等省,直達印度的鐵路。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斯蒂芬特意在宣武門建造了一條一裡長的小鐵路,試驗了一列火車。
當這個怪物鳴響汽笛,京華震動。
而當下皇帝龍顔大怒,因火車震動了山川鬼神,不利于廟堂社稷,深感不安,沒收了“怪龍”。
斯蒂芬失望地離開了中國,臨行前,斯蒂芬感慨,中國的火車時代尚未到來。
天國從自我沉睡的美夢中醒來,終非易事。
花在牆外香
林則徐編了書給了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根據《四洲志》編寫《海國圖志》,這是當時介紹西方曆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
魏源寫了這本書,因為科舉不考它,在中國基本上無人問津,沒什麼人看,為什麼沒什麼人看?科舉不考你看它幹嗎,高考不考曆史,誰還學它?據說十年也沒賣多少本,結果被日本人拿到日本之後,翻譯成日文,一年就賣了6000冊,為明治維新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礎,所以《海國圖志》可謂蜚聲東鄰。
《海國圖志》内容非常龐雜,有點百科全書的意思。
從政治到經濟、地理、情報、軍事、天文都有涵蓋。
對于鴉片戰争,魏源從議守、議戰、論款三方面,總結鴉片戰争失敗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戰敗之後所應該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論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戰略對策,并且對嚴禁鴉片、廣開貿易、大辦工廠等問題,提出了自己嶄新的見解。
書中有一部分是世界地圖及各國分地圖,這是對“中國是天下的中心”陳腐觀念的突破。
該書還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位置、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産礦藏、宗教信仰、風土人情、中西曆法、中西紀年對照通表。
情報、船、炮、槍、水雷等武器的制造圖樣、西洋技藝、望遠鏡做法資料、用炮測量方法及測量工具此書中也有涉獵。
該書還系統介紹了地球形狀、運行規律,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等近代自然科學知識。
魏源通過整理資料,認識到西方非但不野蠻,而且有更先進的文明。
魏源在《海國圖志》裡非常自覺地倡導具有近代因素的思想觀念,大膽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命題,明确界定“夷之長技”有三個方面:“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
”魏源還認為諸如量天尺、千裡鏡、龍尾車、風鋸、火輪機、自來火、自轉碓、千金秤之類“凡有益于民用者”都應當學習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