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良辰美景他家田 5.甲午一戰驚天人

首頁
    ”。

    所以他是堅決抵抗。

    左寶貴守平壤玄武門,激戰中警衛勸他摘掉紅纓帽,脫去黃馬褂,那一身紅的黃的都跟交通信号燈似的,太明顯,一看就是個高級武官。

    左寶貴說我穿上這一身衣服是激勵士氣,結果清軍激勵了,日軍也激勵了,發炮攻城,左寶貴親自指揮重炮向敵人還擊。

    在激戰中,左寶貴腿上中了一彈,很敏捷地用一塊布包好傷口站起來繼續鼓舞士兵作戰。

    最後,左寶貴以身殉國,平壤淪陷。

    葉志超一口氣往北跑了五百多裡,過了鴨綠江,連馬都沒下,日軍尾追進入了中國境内。

     隻顧一人慶 幾乎與平壤之戰同時,北洋水師主力掩護陸軍在朝鮮登陸,返航途中行至黃海,在鴨綠江入海口大東溝處遭遇了日本聯合艦隊,展開了一場激戰。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主張堅持抵抗,戰鬥開始不久,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艦由于下水12年,久已失修,艦橋被突然開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傷,信旗被毀。

    丁汝昌拒絕随從把自己擡入内艙,堅持坐在甲闆上督戰。

    可是他隻能鼓一艦士氣,戰鬥剛開始,北洋艦隊就失去了指揮。

    北洋艦隊一直沖殺在前的“緻遠”艦受到日“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轟擊,多處受傷,艦身傾斜。

    “吉野”沖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緻遠”艦。

    管帶鄧世昌下令撞沉“吉野”。

    “緻遠”艦向“吉野”号右舷高速撞去。

    日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拼命逃竄,并向“緻遠”艦連連發射魚雷,“緻遠”艦躲過一條魚雷後,不幸為另一條所中,全艦官兵共252名壯烈戰死。

    “緻遠”被擊沉以後,鄧世昌落水,他的随從劉忠抛救生圈給他,被他推到一邊;左一号魚雷艇趕來相救,他拒不上艇,并說:“吾立志殺敵報國,今死于海,義也,何求生為!”;他養的愛犬太陽犬遊到他的身邊,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奮力推開,犬又銜住他的發辮,使他的頭露出水面。

    鄧世昌抱定與戰艦共存亡的決心,毅然抱住愛犬,一同沉入滾滾波濤之中。

     除緻遠艦管帶鄧世昌外,經遠艦管帶林永升也壯烈殉國。

    北洋水師當年曾經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

    從綜合力量上來看,不說強于日本的聯合艦隊,起碼也應該是伯仲之間,開戰的時候北洋水師是10艘軍艦34000噸,日本12艘40000噸。

    北洋水師兩艘最大的鐵甲艦定遠、鎮遠是遠東第一流鐵甲艦。

     北洋水師自從1888年成軍以來到甲午年間,6年時間不但未添一艦,甚至未添一彈,船隻也沒有很好地維護。

    海軍的錢,被慈禧太後拿去修頤和園了。

    這樣一來,北洋水師老矣。

    當時軍艦争雄于海上,主要是比航速和火力,火力主要是看射速。

    北洋水師的平均航速是節,日本聯合艦隊是18節,聯合艦隊主力艦吉野艦的航速高達22節。

    另外就是火力,日本軍艦的炮雖然比咱們小,但是它有97門速射炮,我們一門都沒有。

    速射炮是新生事物。

    速射炮出現的時候,海軍軍費被拿去修園子了。

    吉野艦本來是大清訂購的,連定金都交了,最後沒錢了退貨。

    英國看這一艘軍艦砸手裡了,皇家海軍也不需要,就向日本兜售,打折賣給你,你要嗎?日本多窮的國家,沒有錢,明治維新是1868年,洋務運動是1861年,沒有錢怎麼辦?天皇捐了30萬,那會兒的日元是銀洋,不像現在的日元,30萬合不了多少人民币。

    各級文武官吏、國會議員把自己工資的一部分捐出來,皇後把自己的首飾都獻出來,以後就隻能頭上插櫻花了。

    然後發行公債,老百姓踴躍搶購,甚至有日本女學生去賣身然後把錢捐給國家,就這麼買的軍艦。

     日本是舉國一緻,君臣一體,上下同心,一定要把中國給打敗。

    你再看咱們這兒,老太後拿着海軍經費,過一個生日,鋪張揚厲,用銀700萬兩。

    700萬兩白銀是一個什麼概念?定遠、鎮遠一艘是625000兩,老太後過一個生日,北洋水師遠東第一流鐵甲艦能買11艘。

    老太太一個生日的花費再造一個北洋艦隊沒有問題。

    結果這個錢都抛出去了。

    慈禧太後做60大壽,翁同龢等大臣上奏請求壽誕從簡,節約公衆開支,補充前線軍費,慈禧太後當即不悅:“誰要是令我一時不快樂,我就要他一生不快樂。

    ”四下當即噤若寒蟬。

     再看軍隊士氣。

    據說日本有一個小兵出征,他媽這麼跟他說,這一仗打完了,我希望在靖國神社看見你。

    言下之意就是沒指望你活着回來。

    平壤之戰,清軍的統帥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