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坐等風雲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國際關系) 第3節 腦袋裡的花樣精

首頁
    德國不能擁有空軍,會飛的隻能是風筝。

    所以德國的武裝力量,基本上就被限制到了一支警察部隊的水平。

     賠款問題,法國代表一張嘴說了個數,1320億金馬克!德國代表氣樂了,你把每個德國人的骨髓榨出來賣也不值這個錢。

    那你随便要,你要8幹億都沒關系,反正我也掏不起。

    最後英、美隻好給打圓場,說1921年5月1日之前,先拿200億,金馬克,沒有錢的話用實物,比如說火車頭,什麼機器設備。

    你可以拿這個來頂錢,反正各國都要重建,都需要機器設備。

    剩下的數字,以後再商量。

     這樣就從幾個方面限制了德國,然後就是和德國這些小兄弟們,對奧、匈、保、土的條約。

    比如跟奧地利簽訂了《聖日耳曼條約》,跟匈牙利簽訂的《納依條約》,跟保加利亞簽訂的《特裡亞農條約》,跟土耳其簽訂的《色佛爾條約》,這些條約無一例外,要求上述各國幹嗎?割地賠款,裁軍。

    因為這些國家沒有什麼殖民地,最逗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竟然被協約國要求割讓五分之四的領土,割完成梵蒂岡了。

    你想想,匈牙利本來才九萬多平方公裡,割五分之四還有嗎?割成北京這麼大了。

     這樣一來,凡爾賽對德條約,連同對奧、匈、保、土的條約在一起,構成了整個凡爾賽體系。

    凡爾賽體系的作用,表現在:第一,調整歐洲中東的政治格局。

    從俄羅斯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獨立的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奧匈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奧地利共和國、匈牙利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被俄葡奧瓜分的波蘭複國,奧匈帝國的領土相當大的部分,并入到後來新建的南斯拉夫共和國。

    所以,等于在歐洲的幾大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了一系列新型民族國家,奠定了今天歐洲國家版圖的基礎。

    今天的歐洲國家,就是在一戰後的基礎上,進一步分裂而形成的。

    比如捷克和斯洛伐克,一分為二,南斯拉夫現在分七為八了。

    再分下去以後歐洲一個村一國挺好,旅遊多好玩,開車兩分鐘就到一國。

     第二,隐含着許多矛盾,第一個就是戰勝國跟戰敗國的,這個特别有意思,第一次世界大戰,用我們的話講,它的性質是帝國主義非正義戰争,大家都不是好人,憑什麼你懲罰我?憑什麼我德國受懲罰?我明白了,就因為我被打敗了,犯了打敗仗罪,成王敗寇。

    那下一次我打赢就行了。

    所以,這個條約一簽,協約國總司令,法國陸軍元帥拂煦,看完了這個條約之後,仰天長歎,“二戰”後德國不就被瓜分了嘛,現在又統一了。

     你看今天統一後的德國,隻有35萬平方公裡,希特勒上台前還58萬呢,今天的德國比當年的德國小多了,相當大部分領土已經并入了波蘭和俄羅斯。

    今天的德國,就很善良了,當然他仍然是歐洲第一強國,這個民族非常了不起就在這兒。

    “一戰”給弄成這樣,雖然傷了元氣,但沒動筋骨,所以他就舔傷口、磨爪子,有朝一日再撲上來了。

    德國是一頭猛虎,你要招他就把他招死,要不你就甭招他。

    這事兒完了,咱都是歐洲人,握手、擁抱、幹杯、散夥,要不你别招他,你招了他了,又沒招死他,他就要招你,而且他有能力招你。

    他不像坦桑尼亞、老撾、越南、柬埔寨這些國家,誰去誰都是爺,他不是這種國家。

    你招他,他很生氣。

    第二次大戰以前,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70%是德國人,愛因斯坦也是德國人,希特勒不把他哄走,德國人造出原子彈了。

    德國的力量非常強大,你可以把他的火車頭拿走,你可以把他工廠的機器拿走,人大腦中的智慧,你是拿不走的。

    你不讓德國擁有空軍,德國國内遍地都是航空俱樂部,用輕型飛機,培養飛行員,然後送到蘇聯,北歐國家去集訓,因為他的空軍都在那兒呢,在蘇聯呢。

    蘇聯和德國就是兩個國際棄兒,所以很快就聯合起來了。

    你不讓德國擁有潛艇,人家潛艇都在西班牙造的,德國工程師到了西班牙,幫助造潛艇,造完之後,圖紙設備我留着,回到德國我也能造。

    所以,當希特勒下令重建空軍的時候,所有航空俱樂部的成員,把制服上的徽标一摘,貼上空軍的鷹徽,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