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黎民淚盡硝煙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四個階段) 第1節 突如其來的閃電

首頁
    噩夢又降臨 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的是“二戰”期間的國際關系,我們按照四個階段、四個戰場,把“二戰”的主要内容理一下。

     首先,四個戰場指的是歐洲戰場,北非戰場,亞洲和太平洋戰場。

    二次大戰我們講這麼四個戰場。

     按照四個戰場,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大戰的爆發階段。

    時間是1939年的9月1日到1941年的6月22日,1939年的9月到1941年的6月,将近兩年的時間,屬于大戰的爆發階段。

    大戰的爆發階段,第一件大事,就是發生在歐洲戰場,納粹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就是“二戰” 全面爆發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160萬大軍在2800架飛機、2000輛坦克的掩護下,撲向沉睡中的波蘭。

    德國人發動進攻的時間是淩晨3點半,這個時間正好是人熟睡的時間,12點多打你的時候,你可能還沒睡,5點鐘起來遛狗了,3點半一般都在那兒睡。

    所以德軍突襲波蘭開戰當天,波蘭的空軍就全部被摧毀在地面機場,沒有一架飛機能夠上天,波軍喪失了制空權。

    9月1日戰争爆發,3日英法對德宣戰,隻是觀望,宣而不戰。

    9月6日,波蘭軍隊有組織的抵抗都被粉碎了。

    9月17日,波蘭政府流亡羅馬尼亞,實際上就标志着波蘭已經滅亡了。

     在波蘭軍隊抵抗德國入侵的時候,60萬蘇聯紅軍,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越過蘇波邊界,按照臭名昭著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兩個法西斯惡魔就開始瓜分波蘭了。

    這樣一來,波蘭無力抵抗來自兩個法西斯強國的進攻,又亡國了。

    希特勒付出了10600名士兵戰死的代價,用了34天占領了号稱歐洲第二陸軍強國的波蘭。

     波蘭滅亡之後,德國并沒有像英法所希望的那樣,去進攻蘇聯,因為這兩個法西斯國家已經達成了合作。

    德國人開始進攻西歐和北歐,一口氣就占領了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這五個國家。

    德國人打丹麥,用了4個小時,當時戰争的結果是德軍陣亡20人,丹軍陣亡16人,然後丹麥就投降了。

    丹麥知道再打下去的話,國家就滅亡了,所以丹麥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投降。

     與挪威開戰的當天,挪威的首都奧斯陸就被德國的空降兵占領了,挪威國王哈康十世流亡到北方的林海雪原當中,堅持抵抗到了6月份,然後乘船流亡英國,于是挪威也被占領了。

    盧森堡全國隻有400名步兵和12名騎兵,德國一宣戰,他就宣布投降了。

    這兩次世界大戰中,盧森堡都是德國一宣戰,他就投降,避免了國家被戰火蹂躏。

    所以,今天你去看盧森堡,那簡直是美極了。

    盧森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六萬多美元,是美國的兩倍,就因為他之前一打仗就投降,避免了被戰火蹂躏。

    最逗的是他的首都中心還有一個戰争紀念碑,我去看的時候問導遊,他紀念什麼?可能是紀念零死亡。

     盧森堡是德國一宣戰就投降,荷蘭抵抗了5天,然後宣布投降。

    威廉琳娜女王,流亡英國。

    比利時抵抗了12天,然後利奧波德國王流亡英國。

     以一隅敵一國 德國人一口氣就占領了這麼多歐洲國家,當時歐洲各國領導人,尤其是各國王室避難,首選英國。

    與此同時,德國的盟友法西斯蘇聯,開始對外侵略擴張,建立他所謂的東方戰線,瓜分歐洲。

    蘇聯按照跟德國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協定開始動手,占領了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羅馬尼亞的北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把他的國境線向西推移了400公裡,然後斯大林集團就悍然出兵,侵略芬蘭,蘇芬戰争爆發。

     在蘇芬戰争當中,蘇聯可以說是有多大臉,現多大眼。

    芬蘭是一個200萬人口的小國,隻有30000軍隊,蘇聯紅軍最後出動了百萬大軍,斯大林曾3易主帥。

     英勇的芬蘭人民,在缺少外援的情況下,浴血奮戰了半年多,打死打傷蘇聯侵略軍20多萬,兩個少将師長被擊斃,給了斯大林沉重的打擊。

    所以說,希特勒為什麼敢進攻蘇聯?因為你連個小國芬蘭都打不過,不打,留着你幹啥7芬蘭人民知道為何而戰,我為了保衛我的民主制度,保衛幸福的生活方式,如果我們的國家被蘇聯踐踏,那麼我們的人民就将像蘇聯人民那樣,暗無天日。

    他們有動力奮勇反抗,蘇芬戰争是世界戰争史上,小國反抗強國暴政的一個特别成功的案例。

    當然最後芬蘭還是戰敗了,畢竟,最後蘇聯上了100萬軍隊,芬蘭人口才200萬,所以芬蘭最後不得不被迫答應割地。

    “二戰”爆發的時候芬蘭就加入到德國一邊作戰,正義地收複了國土(但沒有乘機占據蘇聯土地)。

    結果這樣一來,英法就在劫難逃了。

     紳士般撤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