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第一場雪
第二個階段,1941年的6月到1942年的6月,大戰的規模擴大。
首先是在蘇聯,蘇德戰場。
德軍在1941年的6月22日突襲蘇聯,戰争的規模擴大。
1941年的6月22日是夏至。
我2006年夏天去過俄羅斯,晚上9點,出門得戴墨鏡,不戴墨鏡的話,陽光晃得你睜不開眼。
淩晨1點多的時候,那個光線,在外邊能看書。
所以蘇聯在夏至那一天,基本上沒有黑夜。
淩晨3點45分,又是這麼個日子,蘇聯人剛躺下,戰争爆發了。
德國550萬大軍,190個師,北起巴倫支海,南到黑海,3900公裡長的戰線上,對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
天上5000架飛機,地下4000輛坦克,5萬門大炮,開戰當天,深入蘇聯國境50一60公裡,一天就打進去這麼老遠。
蘇聯沒有做好任何戰争準備,斯大林頑固地堅持,在英國投降之前,德國不會對蘇開戰。
蘇聯間諜把德國開戰的情報,詳細到了哪天幾點多少人,多少裝備擺到了斯大林案頭,斯大林說這是一派胡言,這是英帝國主義在挑唆我們跟納粹同志之間的關系,拒絕相信。
6月21日9點多鐘的時候,一名德國上士,遊過界河向蘇軍投降,說我是德國共産黨員,我冒着生命危險遊過來向您報告,明天3點多鐘,我們就要打你們了,結果斯大林下令把這個人槍斃,他還是不相信。
這個戰争6月爆發的,打到9月,蘇聯紅軍被殲滅了300萬,其中被俘就超過了200萬,德軍的損失不到70萬。
打到11月的時候,納粹黨的機關報,《人民觀察家報》頭版頭條就留出空,随時刊登莫斯科被占領的消息,斯大林跟英國記者憂傷地說,我們失去了列甯締造的一切。
但是老天爺開始幫忙了,俄羅斯令人恐怖的冬天到來了,10月份的俄國氣溫,就已經降到了零下,11月份大概就零下十幾度了,到12月份,氣溫降到了零下34度。
零下34度的嚴寒中大雪紛飛,德軍士兵身穿單薄的夏裝作戰,他倒不一定是短袖,就這玩意兒零下34度扛得住嗎?為什麼不給發冬裝啊?沒做,沒生産啊,因為希特勒沒想到這個仗能打到冬天。
所以沒辦法,納粹黨就号召,後方的居民給前線士兵募集冬裝,你就看到德國的将軍,穿着女士的狐皮大衣,上校戴着女士的羊皮手套在這兒指揮戰鬥,也幸虧日耳曼女子身材高大,當兵的能湊合着穿,你要放咱中國,160的尺碼怎麼着我也套不上。
這樣的環境,精神強一些的,倒可以忍一忍,德國士兵估計都是鋼打鐵鑄的,可是裝備就忍不了。
那槍拉不開栓,凍上了,一使勁兒,手指頭粘上邊了,坦克沒有防滑鍊,一開就翻,早上起來,要想把坦克發動,先得拿酒精燈,把油箱的油烤化了。
所以,蘇聯人借老天爺的發威,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國陸軍天下無敵的神話。
這次戰争最後的結果是,德國人傷亡50萬,其中凍死凍傷30萬。
主要是老天爺幫忙,他很多德國坦克就扔了,遺棄了,開不走了,因為沒有燃料,燃料運不上來。
這個時候,我們看到明顯的戰争形勢還是有利于這個軸心國,法西斯軸心國,一路凱歌猛進,連連得手。
燃燒的海港
希特勒在歐洲的成功,極大地刺激了他在亞洲的小夥伴——日本。
日本就開始得意忘形了,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日本人是很缺乏大戰略的國家,日本人打仗的時候,什麼都想得很細緻,追擊炮擺在哪兒,機關槍擺在哪兒,士兵在哪兒趴着,怎麼沖擊,刺刀怎麼拼,想得都特細緻,就一件事兒他不想,這仗該不該打,他不想。
所以,他解決麻煩的問題,就是制造更大的麻煩。
你要想吞并朝鮮,你得跟朝鮮的宗主國大清打仗,因為大清比朝鮮強大吧?一不留神你還真赢了;你想吞并中國的東北,沙皇俄國對東北還懷有野心,沙皇俄國比大清要強大吧?它跟沙皇俄國一打仗,在英美的支援下,又赢了,所以它真的就以為“皇軍吾運長久,無敵于天下”,真的相信武士道精神可以戰勝鋼鐵。
所以,它要吞并整個中國,乃至太平洋地區,就跟英美打起來了,那就作死嘛。
開戰之前,日本的海軍軍令部長永野修身大将問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說一旦皇國對美開戰,你認為有多大把握?山本說,你如果到過美國,看看底特律的汽車,堪薩斯的石油,你應該知道沒有把握。
永野說軍部決定了,你說能堅持多久?山本說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