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風雲仍這般詭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 第2節 猴山論劍

首頁
    革,當然他的改革也失敗了。

    他失敗的原因還是因為優先重工業,忽視民生。

    但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畢竟是蘇聯國力達到鼎盛的時候,其實說穿了就是回光返照的時期,盛極就該轉衰了。

    勃列日涅夫是一個典型的官僚。

    這種人非常多,你要不理解什麼叫官僚,看看勃列日涅夫就明白了。

    勃列日涅夫最喜歡兩種東西,勳章和頭銜。

    我家有一套20世紀70年代的蘇聯軍事百科全書,在地攤上一塊錢一本買的,看着玩兒,那上面,勃列日涅夫的頭銜翻譯成漢語有五行半,包括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人民國務活動家、軍事家、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總書記、蘇聯元帥,還來一個人民藝術家,不知道從何說起。

    勃列日涅夫“二戰”的時候,是一個師政委,隻是一個上校,當上總書記,就把自己提升成元帥。

    二次大戰最著名的蘇聯統帥是朱可夫,一生隻獲得過三次蘇聯英雄的稱号。

    金星勳章隻獲得過3次,勃列日涅夫是唯一的4次獲得者。

    他60歲大壽的時候,授予自己一枚。

    70歲又授自己一枚,活到70歲了。

     蘇聯男人的平均壽命才59歲,因為經常酒精中毒。

    前蘇聯食品短缺,但廉價伏特加從不斷貨。

    一個冬天光莫斯科凍死幾百人,喝高了往地上一躺,零下幾十度,那還能醒?覺得沒喝死,又授自個兒一枚。

    你看勃列日涅夫一出場,那勳章挂得整個一個威猛先生啊。

    一般勳章隻能佩戴在左胸上,兩排就不得了了,他左邊一排,右邊一排,總書記出現在任何場合都不用穿防彈衣。

    他去非洲訪問,随行人員都問人家,能不能把你們國家的最高勳章授予我們總書記?你說非洲那勳章,能是金屬的嗎?弄點紙的、木頭的他都要。

    勃列日涅夫死的時候特别有意思,一般蘇聯領導人去世了,棺材前邊由高級将領捧着他生前獲得的勳章走在前面,盤子裡邊天鵝絨墊子上别一枚勳章,一般的領導人,一個盤子别一枚勳章,十幾個将領夠使了。

    勃列日涅夫一個盤子别五六枚勳章,動用了44個人給他捧着,他那棺材都比别人沉。

     1982年,勃列日涅夫死了。

    他死的時候七十五歲。

    死了之後繼任的是克格勃領導人——安德羅波夫,跟普京的出身一樣。

    安德羅波夫繼位的時候68歲,一年多就死了,然後換上了72歲的契爾年科,一年後也死了。

    後來這些老人們坐在一塊兒琢磨,咱别上前線沖鋒陷陣去了,還是在辦公室喝二鍋頭吧,七十多歲的老蘇聯,1982年、1983年、1984年,一年辦一回國喪,所以找了一個最年輕的領導人上台,他們想在幕後垂簾聽政,拿根線讓别人當傀儡,找到了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當時年僅54歲,在社會主義國家裡面,54歲的領導人,就像高中生當領導人,這種感覺是一樣的。

    不像民主國家,首相30多歲。

    戈爾巴喬夫才54歲,幹嘛讓他做領導人?實際上是這幫老人想在背後操縱他。

    問題是等他當上領導人了,還甘心受你們的操縱嗎?他又不甘心了。

    所以,蘇聯改革的第四個階段,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就開始了。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首先是經濟改革失敗了,重要原因是蘇聯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搞了多少年?從斯大林模式确立,到戈爾巴喬夫1985年上台要改革,從1936年蘇聯憲法到這個時候,已經50年了,整整半個世紀,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積重難返不好改。

    再加上戈爾巴喬夫很年輕,五十幾歲,一幫跟斯大林喝過酒的老家夥還在那兒呢,戈爾巴喬夫一看,經濟體制改革推行不下去,必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其實他的目的就是把這幫老人們給弄下去。

    這幫老人們,一般都是斯大林體制的維護者,所以你要把這幫人給弄下去,就得把這個體制徹底推翻,所以他轉而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結果,政治體制剛一改革就引發了混亂。

    他想徹底否定斯大林模式,但是這一否,實際上就否定了你上台以前的蘇聯曆史、蘇共的曆史,這一下,全世界人民,包括蘇聯人民都看到了蘇聯的内幕,老百姓原來并沒有看到,現在明白了,于是毫無疑問地引發了全國政治局勢的混亂,特别是1940年被斯大林集團非法吞并的波羅的海三國人民,掀起了獨立運動的浪潮。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