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敵百求獨立
最先宣布獨立的是200萬人口的小國立陶宛,立陶宛人民為了争取民族自覺,從蘇聯獨立出來,那幹的事兒簡直就是可歌可泣,氣壯山河。
200萬人口的小國,全國一半的男女,手拉着手,站在國境線上,擋着蘇聯的坦克。
蘇聯軍隊要開進立陶宛,要鎮壓,結果坦克走到那兒,面對的都是浩浩蕩蕩的人牆,大家手拉着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着蘇聯坦克。
你就軋過來吧,要是斯大林時代的蘇聯士兵,那就真敢開着坦克軋過去,但是,這時候的蘇聯士兵,也不像斯大林時代那麼野蠻、什麼都不懂了。
再說各國記者攝像機支着呢,巴不得你趕緊軋,你軋完了馬上全球現場直播。
一個蘇聯精銳的裝甲師開過來,美麗的立陶宛少女,抱着一把火紅的玫瑰花,爬上坦克,給炮口插玫瑰花,人家給你獻花,你拿機槍把人殺了,合适嗎?你幹得出這事兒來嗎?所以,一把玫瑰花,擋住了一個裝甲師。
蘇聯領導人一看,這個不行,陸路開進不行,那就空降。
于是,蘇聯最精銳的第76禁衛空降師,空降在了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機場,然後開着裝甲車沖出機場。
你這空降不能真拿傘往下扔兵,扔兵全是靠兩條腿,滿市都是。
他是降到機場,然後坐裝甲車這麼出來,結果這裝甲師、空降師剛一離開機場,機場外邊圍的老百姓,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懷抱耶稣聖像,跪在裝甲車前邊了,你軋吧,你軋着老大娘沒關系,你要軋耶稣可不行。
在西方國家,你要侮辱耶稣,你就跟畜生沒有任何區别了,屬于滅絕人倫的行為。
所以,一個老大娘又擋住一個空降師。
200萬人口的一個小國,你都搞不定,這就完了。
所以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波羅的海三國率先宣布獨立,接着蘇聯的主體,就是蘇聯的主體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宣布獨立,眼瞅着蘇聯就要分崩離析了,發生了“八·一九事件”。
誰說話最管用
1991年的8月19日,那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在肯德基打工,回家時正好聽到新聞聯播。
說蘇聯國家緊急狀态委員會,關于在莫斯科和列甯格勒戒嚴的命令,我聽着特别暈。
蘇聯成立蘇聯國家緊急狀态委員會,說戈爾巴喬夫因健康原因辭職,由緊急狀态委員會來接管國家政權。
他這個緊急狀态委員會,組成人員是蘇聯的副總統、國防部長、軍隊總參謀長,然後内政部長。
内政部長是管警察的,還有就是克格勃,克格勃就是特務。
等于國家權力部門發動政變。
結果這個政變,3天就失敗了。
為什麼這麼快失敗呢?他們忘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得到人民的支持。
政變發生後,那些人就包圍了俄聯邦大廈,葉利欽當時是俄聯邦總統,所以準備捉拿他。
葉利欽看到聯邦大廈外邊的裝甲部隊,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驚訝地發現電話是通的,居然連電話線都沒有被切斷。
也就是說,郵局、郵電這些部門沒有執行緊急狀态委員會的命令,所以,葉利欽馬上就給當時的老布什總統、當時的梅傑首相、當時的科爾總理,這些大國領導人打電話,通報蘇聯國内的情況。
各國領導人一緻表示這個政變是非法的,堅決支持葉利欽,堅決粉碎這場非法政變。
葉利欽一聽心裡有底了,保镖簇擁着他,他拿着個電池喇叭就出來了,出來之後,葉利欽爬上一輛坦克開始演說,我是俄聯邦總統,你們這是非法的,我命令俄聯邦境内,所有武裝力量聽我指揮,軍隊必須退出市區。
他話一說完,坦克一掉頭全跑了,兵不血刃,凡是國家緊急狀态委員會招募來的部隊全都退出去了,這個戒嚴進行不下去了。
于是蘇聯克格勃頭子召見了蘇聯的阿爾法小組成員。
蘇聯阿爾法小組,這個可能到目前為止,都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