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劫不複有鬼手,太平人間存佛心。是的,我是個法醫。1999年,一部著名的香港電視連續劇《鑒證實錄》走紅大陸後,法醫這個充滿了神秘和刺激的職業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始籌備建立法醫學系,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在第一志願填寫了法醫學專業。而這個時候,我已經是法醫學系大二的學生了。
看到法醫這個職業的走紅,我是驕傲的。記得我走近皖南醫學院法醫學系大門的時候,法醫這個專業還是個大大的冷門。因為受到傳統世俗觀念的影響,大部分人對這個職業還是敬而遠之的。那時候,每年全國的法醫學畢業生僅有300人左右,而我所在的這個班40個人,隻有我一個人的第一志願是法醫學。我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遠見和眼光。
參加了法醫學實踐後,更加體會到這個職業的魅力所在。現場勘查前的期待,勘查和屍檢時的思考,案件偵破後的成就感,無一不對我産生強烈的吸引力。但是,法醫工作的艱苦是常人所不能想像的,所以,我也總是會發發牢騷。牢騷過後,我依舊熱愛這個職業。
畢業後,分配到了省公安廳工作,接觸疑難命案的機會比較多,挑戰性也更強。曾幾何時就有想法寫點東西,把曾經經曆過的案件,加以潤色、誇大,揉捏成一個個小故事,甚至塗鴉出一本所謂的“偵探小說”。同時也塑造出一個膽大心細、有勇有謀的法醫人物。可惜因為我的才疏學淺,連個題目也編不出來,更别說是寫情節了,所以這個想法一直就被壓抑在腦海的深處。
以前也想用“鬼手佛心”作為題目寫一本小說,可是寫到萬字就寫不下去了,可能是無法設計情節,也可能是沒有時間。總之,算是夭折了。由這一次的失敗經曆,我總結出來,我實在沒有文采去設計情節、設計情感甚至設計種馬來完成《刑名師爺》這樣一部巨作。但是,我覺得我可以寫日記,真實的記錄我工作的點滴,等到老了,看着年輕時候的工作點滴,也會感慨無限吧!
今天,又受到@安徽公安在線的點撥和@捕風聽雨的鼓勵,那一點沖動再次湧上心頭。想了一下午,準備用#鬼手佛心-我的那些案子#作為主題,用日記的形式記錄我工作的點滴。從這個辭兔迎龍的日子開始,邁出這艱難的第一步。回想一下這些年通過法醫技術破案的案例,不少,今後的日子還會慢慢積累。不指望有多少朋友會喜歡看,隻當是寫給自己,紀念我的法醫生涯。等到老了的時候看看,一定會十分有意思。
作家朋友們不要指責沒有藝術感和懸疑性,行内朋友們不要指責情節的幼稚。隻當是一個小法醫的日記,請寬容的一笑了之。
從今天開始,《鬼手佛心-我的那些案子》将邁出艱難的第一步,有時間我就多寫一些,沒時間就少寫一些。權當是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了。等過去的案件寫完了,以後的案子就要慢慢更新了,必須等到案件破了,且是通過法醫技術破案的案件,才可以編寫。我自己很是期待……
不管能寫多長,謹為此文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