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案 午夜兇鈴 · 1

首頁
     我接到指令,是在今晨4點。

    師父打來電話,簡要地介紹了案情,強調了案情的重大程度、惡劣程度,要求我馬上到廳裡集結。

    于是我叫上了大寶,随同由梁處長率隊的由刑事技術處、刑警總隊10餘名民警組成的省廳支援組共赴雷影市。

     雷影市是距離省城最遠的地級市,全程走高速公路,就算超速行駛也至少需要4個多小時。

    我和大寶在這4個多小時裡,都靠在車裡呼呼大睡,為接下來的辛苦工作積攢力氣,直到上午9點整,我們被駕駛員喊醒,才發現已經到達了案發現場。

     案發現場位于很偏遠的雷影市城郊,居民不多,圍觀群衆也不太多。

    現場被警戒帶封鎖,警戒帶周圍停了30餘輛警車,負責外圍警戒、搜索的警察也有百餘人之多。

    這樣的陣勢我還是第一次碰見,頓時開始心裡打鼓,對自己沒了信心。

    我工作時間剛滿6年,就派我主持如此重大案件的法醫工作,實在讓我忐忑。

    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是師父趕鴨子上架,逼我成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法醫技術工作者。

     專案組在現場旁邊搭建了一個簡易棚,為專案指揮部遮擋初秋時節依舊酷熱的陽光。

     我們10多個人到達專案指揮部後,立即各就各位,随同對口部門的聯系人開始初步了解案情。

     雷影市的法醫負責人汪海楊是我的大師兄,這是一個沉着穩健的40歲男人,他10多年來刻苦鑽研,與雷影市刑警部門緊密配合,成就了雷影市連續4年命案偵破率100%的成績。

     汪法醫和我簡單寒暄之後,開始介紹現場情況。

     “這是老房子了,很多年前就建成了。

    ”汪法醫說,“房子是死者張一年家的祖宅,張一年從8年前開始率全家做婚紗攝影的生意,其實也不是專業的婚紗攝影,但是他們價格低廉,還是吸引了很多工薪階層和城郊農民的青睐。

    ” “這個地方還真是偏得很。

    ”我插話道。

     “看起來偏僻其實也不偏僻。

    ”汪法醫說,“這裡因為城鄉一體化,逐漸開發起來。

    但是這座住宅的周圍建築還正在規劃中,離這座住宅最近的村落其實就在西邊500米外。

    ” 我順着汪法醫的手指望去,果真看見大約1裡外有袅袅炊煙。

     “但這塊地是正在開發中的地盤,所以這個孤零零的建築成了危險之地。

    晚上這邊确實黑燈瞎火,容易被犯罪分子看中。

    ”汪法醫說,“這些年,張家一點一點做大,在城裡開了兩家分店。

    但這邊還是作為他們的主店,是他們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晚上他們也都會住在這裡。

    ” “這個店有不少員工吧?”我問。

     “除了聘請的攝影師和技術工作人員,”汪法醫說,“還有很多調配運輸婚紗、攝影器械和其他物品的臨時工,算是養活了不少人。

    ” “死了6個?”我訝異地問。

     “嗯,死了6個。

    ”汪法醫說,“經過親屬的辨認,死者是張一年夫婦及他們的一雙兒女,還有張一年的父母。

    ” “什麼?是一家人?張氏一家被滅門了?”我驚得跳了起來。

     汪法醫默默地點了點頭。

    我一股熱血湧上心頭,發誓一定要把那個兇手揪出來槍斃,這個雜種,居然連小孩子都不放過。

     “我們先看看犯罪分子的出入口吧。

    ”汪法醫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我從憤怒的情緒中拉了回來。

     “房子位于新建通車的濱江大道北側,一樓門面通往路邊。

    ”汪法醫說,“房子是兩層結構。

    一樓南側是3個大卷閘門,内側是攝影棚和辦公室,北側沒有門,隻有窗戶。

    一樓辦公室旁,有一樓梯通往二樓,二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走廊,走廊連通了6個房間的房門。

    ” 我一邊聽着汪法醫的介紹,一邊随汪法醫繞到房後。

    房子的背側果真隻有6扇窗戶,窗戶上全部裝上了防盜窗。

    顯而易見的是,一扇防盜窗的栅欄被人用鋸子鋸掉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