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案 湖邊詭火 · 1

首頁
     “可能性不大。

    ”胡科長說,“這個案子應該燒了屍體。

    ” “燒了?”我說,“不會是‘六三專案’犯罪分子手法升級了吧?” “拜托!别烏鴉嘴!”聽筒裡傳來胡科長的叫聲。

     “我才不是烏鴉嘴。

    ”我怨尤地看了眼坐在車後排的大寶,“有人的嘴巴更厲害,讓我們頂着中秋之月下鄉看現場!” 大寶則一臉嬉皮:“你開自己的車去,油費能不能報?” 車子颠簸了一個多小時,胡科長指着前方的一座已經被挖去一半的山峰說:“就在那個山窪裡。

    ” 龍番市是省會,我們都居住在這一座并不是很大卻很舒适的城市裡。

    龍番市治安良好、社會穩定,很少會有惡性命案發生。

    可是今年的一起“六三專案”把整個龍番市刑警部門鬧得雞犬不甯,精幹警力全部撲在專案上。

    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一起疑難命案,案件破獲的概率就會因為缺人手而大大降低。

     所以這一起案件的參戰民警們,一個個緊鎖着眉頭,面色凝重。

     如果不是親自走進這一片安靜的山窪,我根本不可能想到這個繁華的城市旁邊,會隐藏着這麼一個地方。

    沒有風景,卻能讓人心曠神怡。

     我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着身邊的甯靜。

    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更适應鄉間生活的人,讨厭噪音,喜歡甯靜。

     “哇,怎麼會有這樣的地方?在這裡犯罪、在這裡藏屍,還真不容易被發現呢!”大寶一句話,把我正在享受着的氣氛破壞得一幹二淨。

     這是一座廢棄的采石場,從繞城高速到國道,再到鄉村公路,上到村村通水泥路走上一陣後,就能看到采石場的出入口。

    采石場呈環抱狀,山的一半已經被挖空,露出黃色的山體。

    因為種種原因,這個采石場在幾年前就廢棄了,留下一個破爛不堪的塔台和幾間磚房。

    環抱的中心因為挖得較深,常年積雨水,所以成了一個水塘。

    水塘的周圍是一圈泥巴路,後來被村民用石子鋪成了一條石子路。

     走進這個采石場,就像走進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遠離了城市的喧嚣。

    在中秋之月的照耀下,我可以看見池塘旁邊走動的人影。

     “這兒可不像你說的那樣。

    ”胡科長笑着說,“今天過節,而且現在都晚上九點多了。

    在平時啊,這裡是附近村民健身的好地方。

    ” “健身?”我問。

     胡科長點點頭,說:“晚上六七點的時候,很多村民會來這裡繞着池塘轉圈跑步、散步,可能是因為這裡空氣好吧。

    八點鐘一過,這裡就死寂了,一點兒聲音、一點兒光亮都沒有。

    ” “黑漆漆的,跑步?”我擡頭看了看月亮,若不是今晚月光分外明,池塘的周圍不會這麼明亮。

     “嗯,主要是夏天這個季節,六七點鐘天還沒有完全黑,有村民會來。

    ”胡科長說,“冬天的時候,就沒人了。

    ” “你怎麼知道這麼清楚啊,胡老師?”我笑着問。

     “我老家離這裡五裡路。

    ”胡科長用手指了指遠方。

     “那案發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呢?”我問。

     “晚上六點五分接到報警的。

    ”身邊的偵查員接話說,“當時應該是第一個來池塘邊鍛煉的村民發現的。

    ” “發現屍體?”我一邊戴手套,一邊踮起腳尖看了看遠處池塘邊的人影和勘查燈的光束。

     “不是。

    ”偵查員說,“當時村民看見的是一縷煙。

    他們就很奇怪了,草木都長在殘缺的山體上,這個山窪裡都是石頭和水,沒有植物啊,怎麼會着火呢?幾個村民就走近了,才發現是有一團火焰正在燃燒,當時以為是誰在這裡燒垃圾。

    ” “這裡經常會有人燒垃圾嗎?”我問。

     偵查員點點頭,指了指我們站立處的地面說:“你若是仔細看,這些石子路上很容易看到黑色的斑迹,都是以前村民燒垃圾時留下的痕迹。

    ” “然後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