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案 湖邊詭火 · 1

首頁
    ”我瞪着眼睛問。

     偵查員說:“當時一起鍛煉的幾個村民反映,當時那團火已經開始慢慢減弱了,就快熄滅了。

    一個村民說火焰内的物體好像是一個人形,這個山窪裡不會出了鬼神什麼的吧?另一個村民就嘲笑他迷信。

    兩人打起賭來,于是合力把火撲滅,結果發現正在燒着的,就是一個人。

    ” “應該說是一具屍體。

    ”大寶撇撇嘴,林濤往大寶身邊靠了一靠。

     “對,一具屍體。

    ”偵查員撓了撓頭。

     “案件性質可定了?”我心存僥幸,問,“不會是自焚什麼的吧?” 偵查員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我、大寶和林濤拎着勘查箱,往中心現場走去。

     灰燼堆在水塘的旁邊沒有石子覆蓋的部位的軟泥上。

    因為村民是用衣物沾水把火堆打滅的,所以灰燼被撲得到處都是。

    灰燼的中央,蜷縮着一個人形的物體。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僅從第一眼,根本無法判斷這一定就是個人。

    屍體的表面已經完全炭化,呈現出炭黑狀。

    尤其是頭面部燒灼嚴重,有些地方已經暴露出了顱骨。

     “屍體呈鬥拳狀,是不是提示這是一起生前燒死的案例?”林濤常跟我們在一起,學到了一些法醫學用語。

     我搖搖頭,說:“本質就錯了。

    我們在燒死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死者呈現出鬥拳狀的姿态,是因為人體的肌肉遇到高溫後,發生攣縮,肢體順着關節的方向蜷縮,雙腿、雙肘和雙腕一蜷縮,看起來就像是在打拳擊一樣,所以稱之為鬥拳狀。

    ” “哦,對對對。

    ”林濤說,“上次也是在龍番市,那個工程監理的案件,聽你說過。

    所以說,鬥拳狀不是生活反應,對嗎?” 我說:“剛才我們說了産生鬥拳狀的原理,是肌肉遇到高溫後攣縮。

    那麼死後的屍體的肌肉,遇到高溫也會攣縮,所以也會産生鬥拳狀。

    鬥拳狀的屍體是火災現場屍體的征象,和生前燒死還是死後焚屍沒有關系。

    ” “是啊,”大寶說,“判斷生前燒死還是死後焚屍要看呼吸道内的情況,還有血液内的碳氧血紅蛋白含量。

    ” “所以判斷生前還是死後,還得看你們法醫解剖啊。

    ”林濤說。

     “未必。

    ”我盯着那一堆灰燼,搖了搖頭。

     “咋啦?”林濤弓下腰,順着我的目光盯着灰燼,問道。

     我說:“首先,我覺得屍體目前的狀況,從嚴格意義來講不能算是鬥拳狀,而是蜷縮狀。

    也就是說,在被燒成鬥拳狀之前,他應該已經呈現出比鬥拳狀姿勢更加收縮的蜷縮狀姿勢。

    高溫導緻肌肉攣縮,不會讓肢體蜷縮到關節最大功能位置。

    ” 我見技術員已經拍照固定完畢,把屍體拉動了一下,說:“你看,屍體的大腿幾乎蜷縮到了胸前,火燒絕對不可能形成。

    ” “你是說,屍體是在蜷縮的狀态下被焚燒的?”林濤看了看我。

     我點點頭,一邊張羅着打開裹屍袋,一邊和大寶合力把屍體擡進了袋子裡。

    屍體很輕,倒不是因為死者孱弱,而是因為高溫導緻屍體内的水分喪失,屍體的重量會大打折扣。

     “那也不能肯定,這就是一起命案啊。

    ”林濤托着腮,問道。

     我沒吱聲,拿起一個物證袋,把灰燼一層層地掃在一起,并裝進物證袋裡。

     “火災現場,這些灰燼就是寶貝啊,很多物證都是從這個物證袋裡發現的。

    ”大寶的話戛然而止,因為我們三個人同時看到了一個東西。

     在我把灰燼清掃了一部分以後,露出了兩條黑色的、長條的、有棱邊的規則形物體。

    我讓技術員拍照固定後,小心翼翼地把兩條物體從灰燼裡抽了出來。

    我能感覺到,這應該是金屬物體,那種較輕的合金。

     “這是什麼?”大寶瞪起了眼,“金屬的呢,喂,這不會是作案工具吧?” “是啊。

    ”林濤湊近了看,說,“作案工具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找到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