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案 死不瞑目 · 3

首頁
    3 “我知道了。

    ”陳詩羽說,“這是你們區分勒死和缢死的原因。

    ” 我滿意地點點頭。

    陳詩羽最近一直正在惡補法醫學教材,對法醫學的推理判斷,有了一些認識。

    尤其是經曆了山坳裡的命案,她更是對頸部受力窒息死亡的屍體現象有了一些直觀的了解。

     法醫對于勒死和缢死的區分主要是看索溝的形态。

    缢死是用自身重力作用于頸部的,所以頸部的索溝自然有重有輕,有提空;而勒死是用外界機械力來作用于頸部的,頸部是類圓形的,所以受的力比較均勻,索溝也會比較均勻,而且絕大多數勒死的索溝都是有相交的。

    缢死一般多見于自殺,但勒死則多見于他殺。

     “死者頸部的索溝很寬,表皮剝脫不明顯。

    說明兇器繩索是一個很柔軟、很寬的物體。

    ”我說,“這兇手為什麼不用更細、更容易勒死人的繩索來殺人呢?” “沒有準備?臨時起意?”林濤說。

    三體小說 我點點頭,說:“隻有這樣解釋了。

    ”飄邈之旅小說 對于女性屍體,法醫會常規對乳頭、口腔、肛門、陰·道進行拭子[注釋:拭子,就是繞在小棍一端的一小團有吸收能力的材料,如棉花]提取。

    我們對死者的陰·道擦拭物還進行了精斑預實驗。

     結果令我們驚奇。

     “弱陽性?”大寶說,“有精斑哎!這會是最有力的證據!” “奇怪了,被水泡了兩天,怎麼可能還檢驗得出精斑呢?”陳詩羽說,“還有,弱陽性的精斑,能檢驗得出DNA嗎?” 我笑了笑,說:“這個我得糾正你的思路。

    很多人,包括很多領導,總會認為某些案例肯定會提取到DNA,某些案例肯定不會提取到DNA。

    其實這樣的思路是錯的。

    能不能提取到DNA,都是概率性問題,而不是必然性問題。

    比如,一起強奸案件,屍體新鮮,環境幹燥,那麼提取到DNA的概率就非常大,但也不是必然能提取到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你沒來之前的‘雲泰案’,就是這樣。

    再比如,一起勒死的案件,現場遺留繩索,很多人認為不可能有什麼證據,但是有小概率可以在繩索上找到兇手的脫落DNA。

    所以,提取生物檢材必須要細緻地進行,再不可能的事情,都要去試一試,說不準就有發現。

    這具水裡的屍體,若不是我們試一試,也不會發現精斑預實驗竟然是陽性!這就是小概率事件。

    ” “那麼,很多案件的破獲都是巧合,對嗎?”陳詩羽又歪起了腦袋,一臉天真爛漫。

     我點點頭,說:“我曾經說過,很多案件的破獲都有巧合,但是沒有認真、嚴謹的态度,就沒有巧合。

    ” “看來内褲也要一并送去DNA檢驗室了。

    ”胡科長說。

     我點點頭,說:“成敗在此一舉。

    ” “雖然有精斑,但是性侵迹象不明顯啊。

    ”大寶說,“死者的衣着那麼整齊,而且會陰部也沒有看到損傷。

    ” “衣着完整、會陰部沒有損傷不能代表就不是性侵。

    ”我說,“可以是在性侵後被害人自己穿好衣服又被殺害,也可以是兇手殺完人,又給被害人穿了衣服。

    有損傷可以提示有可能是強奸,但是沒損傷不能代表死者自願。

    反正有線索就要繼續查下去。

    ” 大寶點點頭,屍檢工作繼續往下進行。

     雖然兇器是不太順手的殺人工具,但是兇手的力量還是很大的。

     我們解剖死者的頸部皮膚,發現死者頸部肌肉有大面積的出血,這提示兇手心狠手辣,也提示因為工具不利而導緻死者從窒息到死亡的過程很漫長。

     “死者是經曆了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才死去的。

    ”我惋惜地說。

     “死者的舌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都骨折了。

    ”大寶用止血鉗複位了已經碎裂、變形的死者喉部。

     我搖搖頭,用剪刀剪開死者的氣管和食管,說:“死者的氣管和食管内沒有水中異物,沒有溺液,沒有嗆咳的氣泡。

    說明死者是死後被抛屍的。

    她入水後,就已經沒有了呼吸活動。

    ” “死者的胃裡也沒有溺液。

    ”大寶打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