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案件性質陷入了謎團,所以青鄉市公安局的局領導召集了刑警、交警部門的負責人共同參加了本起案件的專案會。
為了讓大寶能緩解一下悲傷的心情,轉移注意力,我安排他來做本次屍檢的彙報人。
大寶認認真真、分毫不差地彙報完屍檢的情況後,開始進行自己的分析:“我們内部也有分歧,所以自己分析自己的意見,看誰能把對方說服。
我認為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的案件。
主要依據是死者側面的損傷,多根肋骨骨折,人為較難形成。
對于案件的整體分析,我認為是這樣的:一輛重型卡車從死者牛建國的右側撞擊了他,受力點是身體右側面,導緻了右側面大面積損傷。
可能是由于某種原因,死者并沒有被抛甩出去,而是左颞部着地,形成了左側的頭部損傷。
因為人體着地後不會馬上靜止,死者可能發生了翻滾,形成了面部損傷。
因為隻是摔倒後着力,所以他頭部、面部的損傷并不嚴重。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
我說:“我依舊認為這是一起命案,但可能不是謀殺,而是激情殺人。
如果案件定性,可以定性為故意傷害緻死。
”
“怎麼分析出來的?”劉支隊一臉驚奇。
我說:“兇手沒有攜帶任何工具,徒手殺人。
而且,兇手的情緒一直處于高度憤怒當中,他沒有對緻命的部位進行襲擊,隻是沒控制好力度,導緻人死亡了。
”
“願聞其詳。
”大寶說。
我說:“我先提幾個問題。
第一,你剛才說的某種原因會是什麼原因?什麼原因能導緻在巨大暴力撞擊下,人體不被抛甩?”
“這我确實沒想明白,但是交通事故是一瞬間的事情,其間可能有一些小的原因不被我們掌握,所以看起來不合情理。
”大寶說。
我說:“那第二個問題,死者右側颞肌的損傷是怎麼來的?”
大寶說:“我說了,車輛撞擊了死者的右側,右側也包括頭部右側。
”
“車頭是鋼鐵制成的,還凹凸不平。
”我說,“這麼硬質的物體撞擊頭皮,頭皮上會沒有損傷嗎?”
大寶沉默了。
我接着說:“第三個問題,死者面部的損傷你說是和地面形成。
人體的面部結構是凹凸不平的,那麼它和平整的地面作用,最先受力的應該是突出位置,而不是凹陷位置吧?人體面部的突出位置是鼻尖、顴部,而不是鼻根和口唇。
”
“有道理。
”大寶開始贊同我的觀點。
我說:“除了這三個問題,還有其他更有力的依據。
”
“那麼你就系統地和我們說說吧。
”劉支隊受不了我賣關子,單刀直入地問道。
我哈哈一笑,說:“好,我們就從上面的三個問題開始說起。
”
交警部門的同志表情輕松了許多,而刑警隊的偵查員們紛紛翻開了筆記本。
我說:“第一,現場情況我就不再複述了。
我認為如果是車輛撞擊,而非碾壓,則必須有個抛甩的過程。
所以現場的刹車痕迹隻是一個巧合罷了。
第二,右側颞肌孤立的出血,顯然不可能和其他損傷有關,而是一次獨立的打擊。
緻傷工具顯然不會是堅硬的鋼鐵,而是表面光滑、柔韌的鈍性物體,我們可以理解為拳頭或者是鞋底。
而左側颞部頭皮損傷嚴重,卻沒有累及到内部的腦組織,說明不可能是劇烈摔跌形成的碰撞力,而應該是右側頭部受力後,在地面形成相對的襯墊傷。
”
“我贊同。
”市局孫法醫給我點了個贊。
我笑了笑,接着說:“第三,死者面部的損傷都位于面部的凹陷部位,而現場地面是平整的水泥地面,不可能存在突起物體正好作用在面部低下部位的情況。
所以,死者面部的損傷不是和地面碰撞形成,而是被鈍性物體直接打擊形成。
尤其是鼻根部的損傷,和上面說的颞肌出血成傷機制是一樣的,都是柔韌鈍物打擊形成。
至于口唇部的損傷,那是因為有牙齒的襯墊,才會出現破損。
”
“都很有道理。
”劉支隊說,“但是仿佛說服力還不夠。
”
“所以我接下來要說死者的其他損傷。
”我打開幻燈片,說,“挺有意思的,死者的每處損傷其實都能說明問題。
第四,大家注意看死者的緻命傷,是從右側的腋下開始,直至腰部。
而死者的肩部和上臂外側也有鈍器性損傷。
大寶曾經說過,交通事故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也就是說,交通事故的撞擊,一般隻有一次。
那麼,什麼樣的體位才能一次撞擊形成我剛才說的兩種損傷呢?如果死者受傷時是舉起右胳膊的,那麼可以形成腋下的傷,但是不能形成上臂外側的傷。
如果死者受傷時上臂是自然下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