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我點點頭,卸下解剖裝備,帶着陳詩羽和大寶趕往了市局技術室。
9月17日早晨8點,專案會準時召開。
“目前,嫌疑人趙大壯已經被釋放。
”錢立業局長說,“我們沒有掌握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殺死了自己的妻子。
但是,這不代表案件陷入了僵局,我認為反而開始迎接新的希望。
就在專案會開始前半小時,我接到了通宵加班的市局DNA室同志的電話,在昨天補送的檢材裡,檢出了一名男性的DNA。
”
“真有?”肖大隊說,“是會厭部提取的乳白色黏液嗎?”
錢局長點點頭,說:“但是這個案件中,還是有很多疑點要去查,也需要更多的偵查指向,讓我們能夠找到DNA的主人。
秦科長,你先說說吧。
我們現在尋找涉槍可能的嫌疑人,對還是不對?”
“不對。
”我說,“死者身上的損傷,不是槍彈傷。
”
“啊?”會場一片嘩然。
“怎麼可能不是槍彈傷?”肖大隊說,“不是槍彈傷,為何創道是發散狀的?為何隻有一個創口和多個創道?”
“一個皮膚創口,多個發散狀的體内創道,不隻是槍彈傷才會具有。
”我說,“無刃刺器也可以形成。
”
“什麼叫無刃刺器?”陳詩羽低聲問道。
“無刃刺器就是隻有尖、沒有刃的刺器,比如螺絲刀,比如鐵釺。
”我說,“當這些無刃刺器刺入死者體内後,會在皮膚上形成一個創口,體内形成一個創道。
無刃刺器再被兇手往回拔,但不拔出體外,繼續往下刺,就會在原有的創道之外形成另一個創道。
就這樣,反複地刺,卻不把兇器拔出來,那麼就會形成一個皮膚創口,多個體内創道的損傷了。
”
“可是,創口的周圍是隆起的啊。
”肖大隊說,“這不是槍彈創的特征嗎?”
“我先說說槍彈創射入口的特征吧。
”我說,“槍彈創射入口,必備的特征就是皮膚缺損,巨大的沖擊力和熱量,會讓一部分創口皮膚缺失。
如果是接觸射擊,因為熱作用,會在皮膚上留下槍口印痕。
如果是近距離射擊,也應該在創口周圍留下一定範圍的火藥顆粒黏附區域。
有的槍彈傷皮膚創口周圍皮膚隆起,就是熱作用燒灼所緻。
”
“歐陽翠屏屍體上的創口,沒有燒灼痕迹和火藥顆粒黏附。
”陳詩羽說。
我點點頭,說:“不僅如此,我仔細看了創口的皮膚,是可以對合起來的。
也就是說,創口的皮膚沒有任何缺損。
所以,這不符合槍彈創射入口的特征。
”
“其次,就是子彈的問題。
電影上說的消失的子彈,其實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在火藥的高溫下,可以自己碎裂的子彈還沒出槍膛就被高溫弄碎了,更不可能對人體造成緻命穿透或打擊。
到目前為止,也沒聽說哪裡可以制造出那種打到人體内會碎裂、消失殆盡的彈頭。
”
“可是,我們确實在創道裡找到了許多黑色的粉末啊。
”肖大隊說。
“如果這些黑色的粉末,在碎裂之前是個彈丸的話,而且假設它沒有被高溫灼化,順利地打進了人體。
”我說,“那麼,它打擊在人體較硬的組織上,比如骨骼上,會碎。
但是打在軟組織上,比如組織疏松的肺髒裡,怎麼會碎呢?肺髒有幾處創道是沒有穿透肺的,那麼這幾處創道裡肯定能找到較為完整的彈丸。
可是沒有,依舊是一些細小的碎末。
”
“碎末是什麼?”林濤插話道。
“這是關鍵。
”我笑着看了眼林濤,說,“昨天我提取了部分碎末,到市局顯微鏡下進行了比對,這些碎末和現場地面上的黑色灰燼,是同一種東西。
”
“是灰燼?”肖大隊說。
我點點頭,說:“我認為,是兇手在現場點燃了什麼,留下了灰燼。
死者因為窒息,導緻了大小便失禁,小便浸濕了灰燼,就成了我們看到的細小黑色碎末。
兇器因為放在地上,所以黏附了灰燼,那麼兇器在刺入胸腔後,就會在創道裡留下灰燼。
其實,事實就是這麼簡單。
”
“可是明明有好幾個鄰居,聽見了槍響!”一名偵查員說,“時間也差不多,是我親自調查的,他們言之鑿鑿。
”
“問題其實就出在這裡。
”我說,“我們偵查破案要依靠群衆,但是對于群衆的證言一定要慎用。
很多群衆在圍觀的時候,會聽到一些猜測,然後就會聯想。
聯想出來的東西,很多都是不可靠的。
比如,這個案子發生後,有很多圍觀群衆,他們可能會猜測兇手就是趙大壯,而趙大壯因為涉槍被拘留過,人盡皆知。
那麼,就會有人聯想是不是趙大壯用槍打死了妻子?再一聯想,昨晚是不是有聽見槍聲?一旦一個人認為自己聽見了槍聲,并且說了出去,就會誤導别人也認為自己聽見了槍聲。
”
“其實深夜1點,是人們熟睡的時候。
住得那麼近的鄰居都沒有反映有槍聲,而是較遠的鄰居反映出來,這樣的證言本來就很可疑。
這個調查結果出來後,直接傳到了法醫耳朵裡。
恰巧損傷又和槍彈傷很相似,才會因為這些巧合産生了先入為主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