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案 夜半異響 · 3

首頁
    可以明顯看到起火點在席夢思床墊和窗戶之間。

    ”林濤指着地面上一塊被燒毀缺損的木地闆說,“這個位置,經我們核實,極有可能是液化氣罐所在的位置。

    ” “液化氣罐,”我摸着下巴說,“也就是說,起火的時候液化氣罐仍在往外噴氣。

    ” “一點兒不錯。

    ”林濤說,“我們分析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先是把液化氣罐從廚房搬到了卧室,放在席夢思床的旁邊,把出氣口對準了席夢思床,然後放氣。

    放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房間裡有了一定含量的液化氣,此時點燃,會造成爆炸、沖擊波。

    火焰瞬間點燃了仍在往外噴氣的液化氣罐,所以席夢思床和床上的屍體燒毀得最嚴重。

    ” “也就是說,雖然起火點在床邊,但點火的位置不一定在床邊。

    ”我說,“在房間裡充斥了液化氣的情況下,在任何位置點火,都會導緻一樣的結果。

    ” 林濤點了點頭,說:“是這樣的,點火點,恐怕不好确定了。

    ” “未必。

    ”我神秘一笑,說,“去吃碗面條,然後繼續。

    ” “篩灰?”林濤問。

     我點了點頭。

     整整一下午的時間,我們勘查組都在對蛇皮袋裡的灰燼逐一進行篩取,篩去一些小顆粒的灰燼,留下一些較大的物體,然後觀察這些物體來自哪裡。

    這是對火災現場進行全面勘查的一種手段。

    燒毀到這種程度的現場,隻要能點燃的,幾乎都已經化作小顆粒的灰燼了,留下的,都是一些不易燒毀的金屬物件,這些物件中,就可能找到一些關鍵的線索。

     在篩了近三個小時後,篩灰工作在林濤的一聲歡呼中結束了。

     林濤在一個标注為“H”的蛇皮袋的灰燼裡,找到了一個打火機的防風帽。

     “打火機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是點火的位置。

    ”林濤說,“這個H号蛇皮袋對應的房間位置,是房間的窗戶邊,也就是傷者被發現時所蹲着的位置。

    ” 我重新走到現場,模拟了當時劉晨彬蹲着的位置,說:“如果是處于這種狀态點火,起火後,因為起火點是床邊,所以劉晨彬是背部稍左側對着火源。

    這和他身上的燒傷形态及位置,完全吻合。

    ” “而打火機的防風帽也是在這裡發現的。

    ”大寶嘿嘿一笑,說,“很能說明問題啊。

    ” 第二天一到專案組,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詢問劉晨彬的情況。

     按理說,經過一天的恢複,加之并沒有實質性的體内損傷,劉晨彬應該恢複神志了。

    可是,偵查員的介紹卻和此推斷大相徑庭。

     “劉晨彬仍然處于昏迷狀态。

    ”偵查員說。

     “什麼也不能做?”我問。

     “能吃點兒稀飯。

    ”偵查員說,“我的勺子遞到嘴邊,他就張嘴了。

    ” “那還叫昏迷狀态?” “誰說不是呢?我覺得他就是在回避問題。

    ”偵查員說,“真郁悶,我都沒喂過我兒子吃飯,倒是天天喂他吃飯。

    ” “醫生有論斷嗎?” “他的主治醫生找來個精神科的醫生,那個精神科醫生說,劉晨彬現在是什麼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

    ”偵查員說。

     會場沉默了。

     “沒關系。

    ”我笑了笑,說,“即便是零口供,也一樣可以确定劉晨彬殺人的犯罪事實。

    ” “哦?有證據嗎?”偵查員問。

     我搖搖頭,說:“因為是被水沖刷過的火場,直接的物證怕是沒法找到,但是現在我們掌握的一切情況,足以構建起整個證據鍊。

    ” “願聞其詳。

    ”分管局長插話道。

     我清了清嗓子,說:“我覺得,這個案子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死者占士梅的死因是什麼。

    要說到這個問題,首先得搞清楚占士梅是生前燒死,還是死後被焚屍。

    ” “這個很簡單吧。

    ”偵查員說,“我聽過那個什麼張舉燒豬[注釋:張舉燒豬的故事,在“法醫秦明”系列第三季《第十一根手指》中曾有介紹,張舉通過燒豬的實驗,驗證了生前燒死和死後焚屍的分辨方法。

    一般來說,法醫主要是通過死者呼吸道内是否存在“熱呼吸道綜合征”以及煙灰炭末來判斷是生前燒死還是死後焚屍。

    現代科技還可以通過死者心血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檢驗來予以分辨]的故事,古時候就能解決這問題了。

    ” “雖然這個屍體的焚毀程度嚴重,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明确死者占士梅是死後焚屍的。

    ”我說,“主要有這幾個依據:第一,殘留的食管和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内,甚至口腔内,都沒有發現煙灰和炭末。

    這個就和剛才那位同志說的一樣,張舉燒豬的例子就是如此。

    ” “可是,不能僅僅依據此現象來下結論。

    ”大寶說。

     我點點頭,說:“對。

    有些火災中,尤其是有爆炸、爆燃的案件中,可能死者的呼吸道突然受熱,喉頭立即水腫,堵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