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案 烈焰之車 · 1

首頁
    注意到剛剛下車的我們。

     “誰說警察家不能有錢?”韓亮可能是感同身受了,沖過去說,“警察的老爸不能有錢嗎?警察的老婆不能有錢嗎?哪條法律規定警察一定要騎助力車上下班的?警察家裡的人依法依規做合法生意,不沾公家的光,靠自己的本事賺錢,不行嗎?你們憑什麼說人家?對得起死者嗎?” 我一把拉過氣鼓鼓的韓亮,低聲說:“你有必要這麼激動嗎?别人說就說呗。

    ” 那幾個嚼舌頭的人被韓亮猛然幾句噎得說不出話來,隻丢下一句:“神經病啊。

    ” 我安撫了一下韓亮的情緒,走到之前就認識的曹強的身邊,問:“怎麼了?” “可能是汽車自燃。

    ”曹強的情緒已經平靜了下來,說,“董建武的老婆,柏玲燒死在車裡面。

    ” 接下來,曹強把他發現的整個經過說了一遍。

     我皺着眉頭聽完,然後說:“汽車自燃,一般都是在引擎部位出問題,也會在引擎部位先燃燒起來。

    那麼我們看見的應該是車頭先冒煙。

    可是從曹主任的話來看,起火點應該在車廂内。

    除非是車廂内有火源,不然怎麼也不會是車廂内先起火,燒碎了玻璃以後,煙才冒出來。

    ” “柏玲和董建武生前抽煙嗎?”主辦偵查員問身旁的偵查民警。

     民警搖搖頭,說:“都不抽。

    ” “那會是什麼引燃轎廂?”主辦偵查員說,“而且火還那麼大!可以做助燃物檢測嗎?” “對汽車做助燃物檢測毫無意義。

    ”我說,“汽車的油箱裡有汽油,燃燒之後,油箱的汽油自然會作為助燃物助燃,所以助燃物肯定能做出汽油成分,但這又說明什麼呢?” “那依你的經驗看,為什麼轎廂内會起火呢?”曹強插嘴問。

     “車輛燃燒有很多種發展過程。

    ”我說,“但按照你描述的情況來看,應該是轎廂内有火源,引燃了坐墊等易燃物品。

    随着火勢越來越大,後排座位被毀掉。

    我們知道,汽車的油箱,其實就在後排座位的下方。

    溫度升高,汽油沸騰,可能會從油箱連通轎廂内的破口處溢出,導緻火勢增強,最後因為高溫、氣壓變化,車窗玻璃碎裂。

    ” “那也就是說,還是因為不小心,留了引燃物在轎廂裡,導緻了這一場悲劇?”曹強看了看遠處警車内坐着的董建武。

     “要不要問一問董建武?”主辦偵查員說。

     我搖搖頭,說:“我現在有個疑問,就是,火既然是慢慢起來的,為什麼柏玲不逃離汽車?” “對啊!”主辦偵查員說,“又不是在行駛中,或者是汽車故障打不開門。

    停這兒好好的,車裡有火的話,很容易逃離出去啊。

    除非,起火的時候,已經死了?” 我沉默着沒說話。

     主辦偵查員看了看遠處的董建武,低聲對我說:“要不要把董建武先控制起來?” 曹強立即表示反對:“他是我們公安隊伍裡自己的兄弟!你怎麼會懷疑他?” “不然光天化日之下,誰來這車水馬龍的地方殺人?”主辦偵查員有他自己的依據。

     “對董建武和柏玲的背景,有調查嗎?”我問。

     負責外圍調查的偵查員點點頭說:“都是自己人,調查起來也很方便。

    董建武是十年前入警的,先是在龍城派出所幹了六年,然後遴選到市局機關,在宣傳科任副主任科員。

    柏玲就是本地人,父親是房地産開發商,她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父親的公司裡做部門經理,收入不菲。

    兩個人是四年前經人介紹後結婚的,有個孩子兩歲,一直是柏玲的父母帶着。

    兩個人住在這附近的一個小區内,經常會來這裡購物。

    夫妻感情很好,這一點,政治處的同事都能證實。

    ” “會不會是為了财産?”主辦偵查員說。

     我笑了笑。

    一名優秀的偵查員,必須要有懷疑一切的精神,在這一點上,這位偵查員做得很好。

    我說:“今天的活動軌迹呢?董建武有沒有反常迹象?” “沒有反常迹象。

    ”曹強插話說,“我們一個辦公室,他正常得很。

    ” 偵查員點點頭,說:“确實沒發現什麼反常迹象。

    今天下午五點半下班的時候,是柏玲開着她的奔馳來市局接走的董建武。

    根據路上的監控,車子應該一如既往正常地開進了超市停車場,這時候是五點四十二分。

    根據超市内的監控,董建武是五點四十五分,一個人走進超市的,狀态也是正常的。

    根據董建武自己的叙述,柏玲把他放在超市大門口,然後找地方停車,他自己去購物後,再電話聯系柏玲,這是他們平時一貫的做法。

    不過這一次,柏玲的電話打不通,他發現有人在西側停車場圍觀,就有不祥的預感,趕緊跑了過來。

    ” “這麼大的停車場,沒有監控?”我問。

     偵查員聳聳肩,說:“我們已經知會轄區派出所了,希望超市下一步能有整改動作。

    除了停車出入口和超市内,其他地方都沒有監控。

    停車場對行人是開放的,如果是一個人徒步作案後,可以從無數條沒監控的小路離開現場。

    ” “那就可惜了,少了一條破案的線索。

    ”我說,“不過,董建武作案的可能性也幾乎沒有。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