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4、風雨雞鳴

首頁
    事都要做在面子上,這般奔命似的,究竟是做了給陛下看的,還是做了給旁人看的?”長和因他這話頭,左右四顧,見無人近前才貼耳低聲答道:“臣的人,一路相随到相州。

    也隐隐的發覺了,還有人暗地裡跟着。

    ”定楷一面用指甲去剝自己私章上已幹的紅泥,一面冷笑問道:“可知道,是陛下的人還是東朝的人?”長和遲疑道:“現下還看不出來。

    ”定楷笑道:“我教給你,你安心盯住了他們,他們如果有動作,你們隻管先下手。

    他們若隻是跟着,便還是等到萬壽節前再說。

    再者,你去告訴你的人,旁人我一概不問,隻有我的二哥,千萬要護好了他。

    他若出了一點差池,我隻先拿你銷賬。

    ”長和陪笑道:“何勞王爺勞神,臣心裡都記得。

    ”定楷點了點頭,歎道:“你也是跟着我,一波一浪才走到的今日。

    愈是這種時候,愈發便要小心。

    是了,你方才說郡王的側妃是身上不好?”長和答道:“是。

    ”定楷皺眉半日,方低低說道:“我倒聽說東朝的側妃也病了?患的可是與郡王妃一般的疾病?”長和想了想,還是據實報道:“隻聽說是染了風寒,旁的倒不清楚。

    臣隻是聽了東宮的人說……”遂大略将阿寶那夜着涼的情形說與了定楷,又道:“太子當晚就臨幸了一個姓吳的宮人,已經記入了起居。

    聽說陛下得知了此事,也沒說什麼。

    ”定楷笑道:“他小兩口兒吵架嘔氣,倒勞你操盡了一顆紅娘的心。

    ”長和聽他調侃,卻沒有附和,隻是一旁凝思。

    定楷看他這般模樣,冷笑道:“你又擔心些什麼?那丫頭的七寸,捏在我的手中。

    便是他東朝的七寸,也捏在我的手中。

    ” 長和仍是搖首勸道:“不是臣多嘴,臣要說的,還是王爺适才的那句話:越是到了這個時候,便越發要小心。

    ”定楷背着手走到窗前,舉目望了望京城冬日灰白色的天空,不知緣何,心内忽而也是一片灰白,良久歎道:“我不是自以為是,隻是知道一條,王道一途,無所适,無所莫,無黑白之分,陰陽之别,不過僅在馭人,使人事萬物皆為我所用。

    這馭人之始,卻又在于辨人。

    人生世間,萬般皆可遷移,唯有一點不可更改,便是秉性。

    你且與我說說,東朝此人秉性如何?”長和遲疑答道:“東朝為人心狠手毒,然而有時……行事作為也叫人琢磨不透。

    ”定楷笑道:“你再說說,他心狠在何處?手毒在何處?”長和道:“旁的事情不提,單說他為了自保,逼死恩師一事,便已使世人齒冷不已。

    陛下對他寒心,想也是從此事開始。

    ”定楷輕輕一笑,道:“所以我說你看不透——東朝雖是逼死了盧世瑜,可是他心裡,也隻認盧世瑜這個老師。

    再者這次的事情,我起先是想不明白,隻多虧了那丫頭的一封信,才終是弄清楚了。

    東朝面子上便再毒辣,有些事情大約還做不出來的。

    世人都說東朝像他的母舅,這便叫癡人妄論,顧思林才是個正經為官做宰的材料,東朝拿什麼與他相比?說到底,我這太子哥哥還是叫盧世瑜這老宿孺害了,他骨子裡和盧世瑜一樣,不過是個讀書人而已。

    這廟堂之上,豈是一介書生可以立足的地方,我怕他什麼?”一時間又想起一事,笑道:“如果你不信這話,且好好去看住了張陸正的二公子,最後是不是回去了長州顧思林那裡?陛下便不留意此事,我們卻不能不替陛下留這個心。

    ” 長和答應了一聲,細細思索他的話,到底前因後果沒有想明白,隻得讪讪搭話道:“依王爺這麼說,太子不過是金玉其表,内裡竟是個憨人?”定楷愣了片刻,搖頭笑道:“這話倒也不盡然,不過是他心中王道,不同于我而已。

    ”他怅然敲了敲窗棂,終是感到了雪欺衣單,透體生寒,歎道:“我也不知孰對孰錯,隻是人生在世,總要揀一條路走下去的。

    盡了萬般人事,剩下的就隻能聽憑天命做主了。

    我也想知道,最終天命是選他的王道,還是我的王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