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懼怕那艘鬼船,但性命彼關,仍是鼓起勇氣掉轉船頭,并加大航速,從三桅船的側後方接近過去。
明叔在船艙裡指手劃腳地指揮着,我和胖子已經做好了開炮的準備,衆人喘着粗氣,等候“三叉戟”進入最佳射擊位置,利用這個間隙,我問明叔:“那三桅船白紙封門,滿船是血,它究竟是艘什麼船?”
明叔抹了抹腦門上的汗珠說:“丢他老母啊,幸好你阿叔我及時發現,那是艘打标的血船,咱們要是不用震海炮把它打到海底,搞不好會遇到大麻煩。
”
原來在南洋沿海,有種類似放逐疫船的罕見習俗,稱作“打标”,所不同的是,打标船裡面裝的不是死人,而是一種巨大的海獸,南洋海中産一種體形很接近“鼋”的巨物,稱做“大擁沙”,海中并沒有活鼋,大擁沙是漁民俗稱稱,其形體似鼋而非鼋,有裙無足,有首無足背色青黑,腹部有大白紋,平時多居于淺海,埋身沙中,常常暗中興風作浪,覆沒往來的漁船,漁民對其恨之入骨,有時會有擱淺在岸上爬不回去的,發現的漁民會立即通知其他人,用鐵鍊鎖了将其活捉,凡是捕得此物,又逢祭祀海龍之期,便會修複破舊已久的古漁船,将大擁沙放了血裝入底船,再把古船用紙甲漁網包裹,以船牽引至深海任其随洋流自去。
南海波濤洶湧,向來風高浪急,這種船多半都不結實,到得深海大洋之上,用不了多久便會被風浪打沉,大擁沙便會随之葬身海底,水底魚龍蛟鲵之屬,最喜食擁沙之肉,它們會紛紛鑽進破碎的船體,把那大擁沙撕咬得僅剩一具空殼,漁民們都相信海底有“龍”,将其視為海神,他們這種習俗是一種祭祀海神的行為,可讓龍王爺保佑海上風平浪靜。
但也有極特殊的情況,“大擁沙”力大無窮,而且性蠢皮厚,不知疼痛,往往被漁民們亂矛攢刺放了血後,仍得不死,破艙遁海而去,船外罩着的漁網就是防備它掙脫出來,我們遇上的這艘三桅船,特征非常明顯,要是知道其中緣故的海狼,一看便知是用鼋鳌祭龍王爺的打标船,因為沒有牽引之船,而且牽引船也不可能來這片危機四伏的海域,它顯然是已經被放至遠海,由于最近幾日海上波瀾不驚,天氣好得出奇,才始終未沉,竟然漂流到了珊瑚螺旋附近。
三桅船雖然已經漏水,卻在搖搖擺擺的起伏之中始終未沉,而且三番五次地撞向我們的座船,明叔雖然為人不太可靠,但他行遍南洋,航海經驗豐富,在海上見過千奇百怪的各種事情,一看這情況就知道不妙,很可能三桅船裡的“大擁沙”沒死透,撞破了船底,但由于身軀龐大,被卡在了底艙,這種鼋鳌之屬,力大無窮能夠負山過海,它不善入深水,定是想在水面上找個什麼東西,撞掉背上甩不脫的船架子,這才陰魂不散地跟“三叉戟号”纏上了。
海霧中能見度低,我們的船也不敢開快了,備不住就讓它撞個正着,雖然三叉戟兩側有銅闆裝甲保護,也未必能保證沒事,最要命的是這血船吸引了衆多鲨魚,一旦引來深海的魚龍巨物,那将會是倒海翻江的動靜,明叔就曾經曆過這樣的事情,現在想起來兀自心有餘悸,此刻被我一問,當下撿緊要的情形跟我們說了。
由于大擁沙僅在一些自然環境特殊的群島海域出沒,所以這種打标祭海龍的習俗并不多見,别說我和胖子沒聽說過,就連船老大阮黑也不知曉,隻有明叔這種常年在遠海外洋上做亡命生意。
專涉狂波驚瀾的海商才了解一些。
不過我和胖子對此将信将疑,眼看那艘三桅船即将從水神炮的射擊死角中進入射程,胖子還忍不住問明叔這事是真的假的,喂龍王爺的?海裡當真會有龍?那龍宮裡是不是還得有蝦兵蟹将和耍大錘的王八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