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目不轉晴地盯住三桅船,生怕錯過了開炮的時機,口裡對胖子說:“有沒有搞錯啊,見過龍王爺的人還能站在這裡說話?你要想知道,就要自己遊下去看個明白。
那血船再不沉下去,早晚要把海底的大家夥引上來,到那時候就什麼都晚了,咱們這船雖快也一定沒得逃……快……快開炮……”
在明叔的叫喊聲中,我們的座船與三桅血船之間,再次進入了平行姿态,間距不過十五六米左右,正是使用金毗盧水神炮的最好時機,由于射程實在太近,甚至不用考慮炮擊的提前量和抛物線彈着點等因素。
幾乎可以用火炮來直瞄射擊。
金毗盧水神炮是以舊式移動艦炮改良設計,并以印度水神“金毗盧”命名。
之所以用老式小型艦炮,是因為所謂的水神炮,并非是以殺傷為主的海戰武器,它還要在航海中起到多種作用,老式的炮彈更便于改裝,可以根據具體需要,制造使用多種不同用途的炮彈。
炮身接近古時“囟炮”,不過囟炮形體短粗,需向高四十五度角以上開炮,取抛物線射擊敵人,舊時在中國将“囟炮”俗稱為“虎蹲”,也有叫“田雞雷”。
都是以形狀得名,在日本等國則稱它為“曲射囟”,海神炮的發射原理接近于“囟炮”,不過口徑小了許多,炮身加長,射擊角度可以壓低,在三個訓練有素配合默契的炮手控制下,裝填發射速度也會相應提高許多。
炮彈的種類包括子母彈,彈膛中空。
内容許多鉛丸炸藥,膛中構造特殊,有前後各部,能在空中炸裂,母彈爆炸後,子彈四散,覆蓋面極廣,子彈内裝有碾碎的缽羅藻,可以使缽羅藻碎沫蓋住一定區域的海面,缽羅藻為印度洋海中異類植物,物之屬性有生克制化,凡海中之魚鳌鲸鲵水族之屬,大多懼怕這種海藻,遇到鳌魚鼓浪傾覆舟船的情況,可以逼迫其暫時遁入海底。
此外“金毗盧水神炮”的各種炮彈裡,還包括開花彈,開花彈也是内分兩層,又分銅鐵兩種質地,着彈後炸為碎片,威力甚大,是一種轟擊礁石或建築的攻擊形炮彈;另有實心鋼甲彈,中心堅實,外裹鋼衣,穿透力牆,專用來攻擊海匪的鐵甲艦船;葡萄彈則是在膛内即炸裂,紛飛脫膛,不能及遠,諸如此類,舉不勝舉,正因其在海上效用衆多,是艦船的守護神,故以金毗盧相稱,英國人則稱它為震海炮,最早是英國海軍發明,後來在南洋被廣為使用。
隻見那三桅船正在金毗盧水神炮覆蓋範圍内起伏晃動,明叔連連催促發炮,我讓古猜抱來一枚子母彈填入炮膛,利用千裡傳音筒讓阮黑盡量保持船速平穩,然後一揮手發出信号,胖子早把引線點燃,哧哧一陣白煙,震海炮的炮口火光一閃,硝煙彌漫中炮彈射入了三桅船的船身,随後又聽見母彈中的子丸辟啪亂響,随着爆炸聲起,缽羅藻到處飛散,三桅船船裡船外盡是缽羅碎藻。
我本想再指揮衆人繼續炮擊,但那“缽羅藻”也真有奇效,血船下的大擁沙被其所迫,雖然它不耐深水,也不得遁入海中暫避,就連海面上那些聞腥而至的鲨魚,也紛紛逃散。
眼見三桅船沒下海面,脆弱的船身被水壓一帶,就成了碎片,隻有船身的層層漁網,裹着一個巨大青黑色之物沉入海底,血水把整個海面都染紅了,想必那黑色小山般的大擁沙身上帶血,又失了那層木船的阻擋,在海底必定躲不過惡魚的圍追堵截,或被殲,或逃遁,再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了。
船裡的衆人齊聲歡呼,我對明叔等人說:“四十年代靠戰鬥,五十年代靠口号,六十年代靠憶苦,七十年代靠批判,到了現如今八十年代,咱當然要靠辦法了,辦法就是戰術,我看今後隻要靈活使用類似的戰術,咱們一定可以順利撈回月光明珠和秦王照骨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