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

首頁
    明極清之時更會吐珠争光,不過這隻是虞王司天墓裡的一個傳說,如今能找到的司天魚,最大不過食指長短,在羅盤失靈,星月無蹤的情況下,将小司天魚的魚頭作為參照,雖然并不一定精準,卻絕不會讓船在海上兜圈子迷路。

     另外Shirley楊還有“魁星盤”為輔,據說魁星乃是“九九星中第一龍”,古星學中“魁”為北鬥第一星,堪稱九宮之魁首。

    此星在天為萬靈之主宰;在地為百脈之權衡。

    魁星也就是貪狼星,傳說貪狼星君相貌奇醜,突面而獠牙,魁星盤同樣是搬山道人自古司天墓中掘出的秘器,相當于一個小型的風水觀星盤,能夠不受天侯,以及地磁和電磁的幹擾,古人認為天地人是一個整體,可以用山海之間氣息的微妙變化來觀取天星,權衡百脈,雖然搬山道人不擅風水觀星之類的勾當,但我那本《十六宇陰陽風水秘術》卻詳論其中奧秘,有“司天魚”和“魁星盤”,幾乎等于開了天目,駕駛“三叉戟号”出入這片神秘莫測的螺旋迷宮,如履通衛。

     衆人聽明白了這“司天魚”和“魁星盤”的作用,激動得都快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想不到這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早在千百年前,就有古人想出了破解的辦法,雖然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但不得不承認,過度依賴于科技和裝備,使人們在某些方面有所退化,不過這些爛事還是留給哲人們去思考吧,現在南海中最大的寶藏,幾乎就在衆人眼前已經觸手可及了,富貴逼人,哪還顧得上去擔憂社會進步和人類退化之間的矛盾。

     沒過多久,就聽遠海洪波怒滔之聲傳了過來,海水湧動的動靜如同巨鐘,頃刻間海潮暴漲,有了搬山填海的司天秘術,“三叉戟”乘風破浪穿越了暗礁群,隻見前方海面,有團異彩雲霞,海上跑船的人們管這東西叫“仙山”,仙山并不是特指露出海面的山石島嶼,所謂仙山,就是指的有雲霞墜于海面,舟船之客望見這種奇特的景象,都會認為是極好的兆頭。

     我遠遠見到海上有雲霞籠罩,船到近處卻什麼都看不見了,估計正是海底兩山環合,使得海氣涳濛變幻,這是由于天上雲厚,否則被日光一照,這裡就會出現海市蜃樓,再看兩件司天秘器所指,這裡差不多就是南龍餘脈中陰火潛燃的區域了。

     天下龍脈南、北、中,發自昆侖的北龍、中龍雖然穩健凝止,有萬世不拔之象,卻獨屬南龍之勢最大,不過南龍行蹤飄忽,王氣不足,龍脈有首無尾,自峨眉山而起,并江東進由浙江海鹽諸山入海,從朝鮮與倭國之間的海峽穿過蜿蜒而去,不知其結局如何,可謂是神龍能現其首,而不現其尾,若非至賢至聖者,絕不宜在南龍中營建壽穴,南海盡頭的珊瑚螺旋,屬南龍支脈,形勢之奇,天下罕有。

     不過這隻是初步判斷,還需要進一步确認,然後再使用“潛水鐘”入水偵察,我讓明叔停船,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白米和油,紛紛倒入海中,隻見白米不沉,油浮不起,正是海底墟域之象,如果海水下有陰火龍燈,應該就在此處,又測了一下海水深淺,船行處不足七十米,當即沉下挂了浮标的鉛錘定位。

     接下來,衆人立刻在甲闆上開了個碰頭會,讨論了一下行動方案,這片海域幾乎就是珊瑚螺旋的核心了,到目前為止還算一切順利,但這裡的狀況一切不明,能不能找到沉船還是未知數,從現在開始不得不加上十二分的小心,做到步步為營,為了避免在這是非之地停留太久,幹脆趁着現在風浪不大,立刻展開行動,先下水進行偵察,尋找沉船和南珠的位置,掌握了海底地形之後。

    再因地制宜,部署任務。

     船上的“潛水鐘”隻有兩口,各能容納一人,最後便決定由我和船老大阮黑二人下水偵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